第199章(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即墨港上岸?三皇子露出大惑不解的表情,难道对方才是真的洋糖?

糖商连忙摇头:不,不是。所有参与的商行,从掌柜到伙计,都是道道地地的本地人。只有糖是运到即墨港之后才分销的。小人们猜想,恐怕是从北方胶州一带过来的。

瞎三话四,胶州一带哪里产的甘蔗?不早都冻死了?三皇子一向自诩知农事,当场驳斥了糖商的胡言乱语。

那糖商苦着脸:这小人就实在不知道了。

三皇子便望着他壁上挂着的舆图,舆图上的国土东望大海,海岸线蜿蜒曲折。他渐渐眯起了眼:走海路,避路税?

是呀!咱们也是这么办的。糖商试图提醒三皇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位可千万别头脑一发昏就开征新税。

谁知三皇子突然笑了一声,道:听说沿海一带向来有海匪,胶州即墨一带海疆甚是不平静。有些货船的船东,便是想平安把东西送到地头也不可得这雪花糖若是落进了海里,这渤海湾的海水,难道还能少咸一点不成?

糖商看着满脸狞笑的三皇子,大惊失色地想:您这究竟是在说什么呀?一位监国的皇子,和海疆上那些杀人越货的海盗应该搭不上关系吧!

桃源寨里,红香糖坊也确实感受到了来自雪花糖的冲击。

今年他们收甘蔗的时候,涌来的蔗农格外多。好些人甚至是驾着车赶上三天三夜的路,将刚刚收下的甘蔗送到糖坊来。

咱们那儿的糖坊都关了,说是今年不收甘蔗了。你们这儿是十里八乡唯一一家收的。蔗农向田家父子诉苦,老田,你说咱们该怎么办?

田家爹挺同情这些蔗农,道:只要你们来我这儿,我就肯定收。来多少收多少!

老哥,仗义!蔗农们望着田家爹,一个个都眼泪汪汪的。

田友明却在一旁苦笑:爹

糖坊对新鲜甘蔗的处理能力有限,送来的新蔗太多了他们一时处理不完,一旦甘蔗变质,这损失就变成了糖坊的。

田家爹不应该给这种承诺的。

但田家爹说:大家都不容易,自然是能搭把手便搭把手。惹得蔗农们纷纷向田家爹行礼,小东家田友明则并不怎么受人待见。

田友明正在进退两难之间,远远地见到贾放过来,忽然像是见到了救星,赶紧招手:贾三爷,贾三爷这边!

您说,咱们这糖坊,还有这些蔗农们,应该怎么办?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送上,可爱们明天见!

第208章

产自北方,以甜菜根为原料制成的雪花糖,上市之后造成了冲击,南方先倒了一批小糖厂。

小糖厂倒闭,影响最大的并不是糖厂的工人,而是蔗农。眼看着这一季甘蔗都已经要收成了,临时被告知糖厂都不收了,一季的辛苦,马上打了水漂。甘蔗又不能摆在家里当饭吃,家里的营生开销却还是那么多。

蔗农们多数只能到处打听,看哪儿还有乐意收甘蔗的糖坊桃源寨的红香糖坊是为数不多的几家之一。蔗农们起早贪黑地赶路,总算是赶在甘蔗腐坏之前,将甘蔗送到了糖坊。

田家爹一口应下了收下所有的甘蔗,田友明却心有不甘,毕竟糖坊只有这么点能力,救不了所有人。

刚好贾放过来,田友明便拿这事问他。

贾放笑笑没直接回田友明的话,问:上次你们说要试制那雪花糖的,寻桂教员试过了吗?

田家父子马上点头:试过了,还真的制出来了。

蔗农们纷纷仰慕地望着他们:这红香糖坊竟然也能制雪花糖,那这家是不是以后就可以和那什么洋糖土糖比肩,往后自己的甘蔗也都可以卖给红香糖坊了呢?

贾放笑着问他们:你们能把成本压到和外头的雪花糖市价一样吗?

田家爹和田友明对视一眼,都无奈地摇摇头。田友明答道:跟桂教员那里算了一下,要建的设备太多了,实在是没那么多钱买材料

就是这个道理手工小糖坊缺的是什么,缺的是资本,缺的是规模。他们不是没有那个心气儿,不想更新换代,但是得不到足够的投入,他们确实没法和工业制糖竞争。

听见田家父子这么说,蔗农们都慌了:那明年,明年

明年他们的甘蔗还有人收吗?

贾放不理会蔗农们的问话,故意问田家父子:两位,你们的糖最近还好销吗?

田友明点头道:好销的,咱们糖坊出的黑糖,大人小孩都爱,对女人家尤其滋补。订单一直没断过。那冰糖也是

说到这儿,田友明由衷感激贾放:贾三爷,都是您上次提点我们,要牢牢守住自己的长处,我们这才

所以你们每季收多少甘蔗心头应该有数,干脆趁此机会,签几个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吧!

田家父子这才恍然大悟,晓得贾放是让他们尽管挑那些出产上佳,人品又好、诚实守信的蔗农,订立契约,作为长期的供应商,从而也保证了他们糖坊出品的质量。

但是剩下的那些蔗农呢?

还没等田家父子想好,贾放已经走到蔗农们之中,问他们:你们种了那么多年的甘蔗,要是一天种甘蔗收不到钱了,你们愿意种点别的吗?

蔗农们着实没想到贾放会这么问,一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答不出话来。半天,方有人期期艾艾地道:现在种出来甘蔗没人收,就算不愿意,也总得种点什么不是?可是咱手头没钱,买不了种子。

贾放问:如果我提供给你们种苗,就当是我租给你们的。往后你们有了产出,三年之内,分一半算我的,其余一半,我按市价收;等三年一过,我全按市价收。你们愿意吗?

几个蔗农惊讶地张大了口,实在没想到,能有这种好事落在他们头上。

那边张家父子正在紧张地商量,到底选定哪几家作为长期供应商。其他的蔗农就在听贾放大谈特谈橡胶的种植与效应。听贾放说这橡胶用途极广,从大夫郎中手中的用具到那近来风靡南方的蹴鞠,处处都少不了橡胶,蔗农们又忍不住心动。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