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老三,哥哥另有一事,想要向你请教。是关于近日找上门的两桩生意,贾赦见贾放还有点儿空闲,抓紧时间与兄弟商量,可巧这生意刚好是一黑一白,两样。

一黑一白?贾放倒也生出兴趣,心想总不会是奥利奥吧?

黑的是石炭,白的是雪花糖。

贾放:哦!他心中有数了。

煤炭古称石炭,与木炭相对。这样听下来,倒像是水宪为了这一黑一白两桩生意,找到了贾赦。

你也知道的,百姓一向不喜欢用石炭,因为实在太难烧了。早年间,四皇子主持赈灾,救济北方来的流民。那时实在没有柴炭了,因此流民营里都是点那石炭。当时德安等县都是怨声载道,说是这石炭极其难点,点燃了又有极大的烟气。德安县整日就见那黑烟滚滚了

贾放一回想:这副场景他其实是见过的。

当日他前往流民营去见贾代善,东西两路的流民营他都去过,亲眼见过那里的流民生火造饭,用的是一块一块黑乎乎的炭块。确实,点起来相当困难。

当时他以为是木炭,但现在他对行情了解得多了,知道流民绝对用不起木炭。木炭,尤其是质量好些,银丝炭红罗炭之类,全都被宫中、荣府这样的豪富大族所垄断。平头百姓一般用柴火烧灶烧炕,做饭取暖,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至于当年那流民营里使用的石炭,贾放猜想应当是水宪为了帮助四皇子而捐赠的赈灾燃料。

但是现在啊,那石炭说是非常非常好用,一点就着,火力又猛,烧的时间也长,烟气虽然比木炭要略大些,但比原本的石炭好多了。

贾放一边听一边笑,贾赦不干了:老三,你笑什么嘛!

贾放道:向你兜售的行商说了这种石炭叫什么了吗?

贾赦点点头:说了,叫蜂窝煤。

第207章

贾放自己是没有用过蜂窝煤的,自他记事起,这种燃料就被效率更高的天然气代替了。家家户户接了燃气公司的管道,拧开阀门就能点火。

但是他从老一辈人口中听说过蜂窝煤,工作之后又曾经参加过一个老城区改造项目,亲眼看见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坐在院子里煽风点火,使用这种煤球炉子做饭烧水,印象相当深刻。

蜂窝煤的设计颇有讲究,圆柱体的煤块,是用粉碎的原煤掺入一定比例的黄泥,再加上木屑、木炭粉一类的引火物制成,将所有的材料压制成型之后,戳上疏密有致的孔洞,看起来像是一片蜂窝。

这蜂窝煤的孔洞增大了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让煤炭充分燃烧;加入黄泥让煤粉增加黏性,容易塑型;最后在煤球表面加入引火物,使其能够很方便地点燃。

将煤炭作为燃料,虽然还有燃烧效率不够高、存在对大气的污染之类一系列的问题,但是比较起现在百姓们引火与取暖的方式,还是有很大进步的。

最紧要的一点,这蜂窝煤足够便宜。水宪的煤矿都是浅层矿,开采之后用机械碾成煤粉,加入其它原料之后也一样用机械压制成型。之后立即运上船送往即墨,以那里为起点行销整个北方地区。

乍一看这成本可能还挺高,但是考虑到水宪的煤矿一旦开工,立即就是成千上万枚地生产,摊到每一枚的成本便低极了,再算上燃烧效率,甚至比百姓们在城里花上几文钱去买柴草的花费还要小些。

贾放听贾赦问起,也觉得好奇,毕竟水宪有自己的行商和行销渠道,怎么就拉上贾赦了呢?

再仔细一问,方知那炭行的人来找贾府,是想向京里的大户人家推销这种燃料。但是像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如想要更好使用这种新燃料,最好能将府内厨房的炉灶改上一改。炉灶在室内的部分需要有灶门能将室内与炉灶的空气隔开,室外需要再开一个引入新鲜空气的气口和一个强排烟气的烟道。

说是给咱们家免费改炉灶,不要钱。但咱家要是用着好,就帮着给亲朋好友都说一声。

贾放登时笑道:知道了,若是咱们家用着好,往后可不总得买他们的煤球?

贾赦也是个精明的,对于这些生意经知道得极明白,当即点着头问贾放:你说,咱家答应他们吗?让他们把咱家厨房里的炉灶都改了去?我瞅着如果要改回来,恐怕不是太容易。

贾放心想:你要是用惯了烧蜂窝煤,要你改回原来烧柴的那才是不容易呢。

他想了想,对贾赦说:回头他们送了样品过来,你就先让人试试。第一看引火,能不能很快就点着;第二看点着之后那火焰能起多高,火焰颜色如何,是否纯净,若是能烧出蓝色火焰那才是上佳;第三看烧完之后取渣,是否能完整取出不碎裂。这几项要是都还行,就可以让大厨房先改上两眼大灶,试试看。

贾放当然知道这是水宪的生意,但越是水宪的生意,他就越要高标准严要求。若是有什么不妥,起码这京里的行商能够很快将意见返回北方去,好让煤矿那里改进工艺。

这就叫客户的意见倒逼生产工艺的进步。

贾赦一听连贾放都这么说,登时道:行,就听你的了。

咱们家先改一改,若是觉得好,就给亲朋好友荐一荐。也不枉费旁人辛苦给咱们改一回厨房大灶。

宁荣二府忝列八公之首,在京里影响力颇不小。好些人家以两府的风尚为风尚,再加上亲朋众多,荣府若是愿意荐给亲朋,估计日后这给人改炉子的工匠要忙上好一阵。

第二件,则是雪花糖。

贾赦去自己外书房的柜子里取了一只纸包出来,打开一角,递到贾放眼前。

贾放一瞅,见那糖色微微发黄,糖的颗粒大小也不大均匀,咦了一声问道:这就是雪花糖?

这种糖的质量与水宪当初送到他手里的雪花糖相比,质量相去太远。贾放心里忍不住鄙视了一小把:这也配叫雪花糖?

谁知贾赦又追加了一句:不仅如此,市面上还有管这叫雪花洋糖,说是海外的行商运来的。他压低了声音道:但我打听得清楚,这不是从海外进来,这就是南方产的蔗糖,打着海外洋糖的旗号,从南方那些海港走海路运上来。

雪花洋糖?

贾放登时觉得自己被膈应到了。

按照他那个时空的历史,洋糖这种东西,是本地制糖工艺尚且落后于人的时候,海外精制糖大肆入境倾销,完全打垮了本地的制糖企业。

但是在眼下的这个时空里,这明明就是本地产的土糖,却非要冠上个洋糖的名头,从泉州或是广州港上船,在海上转了一圈,就管自己叫洋糖了这算啥,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吗?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