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随即那伙计又讲到高仕达离开,贾政独自在雅间里坐了良久,忽然起身,大笑三声,言道:这样得来的功名,岂真的是我贾政所想所愿?若真如此,我和那些平日所唾弃鄙夷之人又有何差别

贾政听见旁人复述他当时所说,当即把脊背挺得更直了一点,脸上流露出自豪的表情若非他当时一念清明,守住了底线,就真的和冯远一样,永世不得翻身,荣国府也会因他而蒙羞了。

现在有了旁证,顺天府堂上众人大多相信了贾政的话。太子便道:荣国公的家教孤是愿相信的。

三皇子却总是提出质疑:伙计当时是在雅间内还是在雅间外。若是他不曾在雅间内亲眼所见,又怎知道贾政不曾打开这匣子,读过了里面的内容?

对于马上就要应考的士子而言,看一遍试题就马上默记于心,又有什么难的?

这位皇子越是脑补便越是激动,说话声音也越来越响亮:或许贾政当时已经预想到将来此事可能会败露,因此他在雅间内将匣子打开,将里面的试题默记于心。然后故意趁伙计在附近的时候在雅间内空发感慨,仿佛他是一个正人君子,其实他才是真正心机深刻、表里不一的欺世盗名之徒,这般心术,却又是这般品德,既令人心惊,又让人心凉,本王只能说,那冯远,给这位贾政,提个靴都不配啊!

三皇子一口气说完,发觉顺天府大堂上静悄悄的。

大家都在面面相觑。毕竟堂上有不少人对荣府这位二公子略知一二,状元榜眼探花三人更是相处了几日,已经颇为熟稔。其余人等,即使不认得,也至少观摩了贾政此前的表现。

这家伙是个大奸大恶的作伪之徒?等他奸恶起来,母猪都飞上天了。

但无人能驳得了三皇子的话。毕竟伙计说得清楚,第一,高仕达离开之后,只有贾政一人留在雅间之内;第二,贾政留在雅间中有一段时间才发了那番内心天人交战的感慨,三皇子所说,也不无可能。

谁知这时顺天府尹发话了:依本官看,贾政确实不曾事先窥看本次会试的试题。

这位蔺言蔺大人将匣子里一枚用火漆封住的纸笺整个儿取了出来,纸笺被火漆封成一束,火漆完好无损,绝不可能有人事先将这束纸笺打开过。

但就在这时,无论是顺天府尹蔺言,还是东宫太子,还是主管都察院的三皇子,一起都咦了一声。

因为那束纸笺的火漆上,印着礼部专门用来封印会试试题的印戳,印在火漆上的印戳上是六个字:敬呈东宫亲览。

太子就坐在顺天府尹蔺言身后,这时吃惊地张开了口,合都合不上。

三皇子无端端得了一个攻击亲哥的机会,这时却也像是被天上掉的馅饼突然砸中了似的,晕乎乎,根本反应不过来。

这一出科场弊案简直有毒,原本只是个看似简单直接的小案,但现在越闹越大,牵扯的越来越广,眼看着竟然把东宫也扯进来了。

第129章

这次,不用三皇子率先发难,太子先自己跳了起来,大声道:这不可能

来人,速去东宫,将礼部送来呈览的会试试题取来

来人,去礼部,将贾政当日会试的答卷全部调阅,呈到这顺天府大堂上来

来人,奉孤的手令前往神武将军府,查抄冯远的住所,务必将冯远所藏的那只盛放试题的匣子找到取来

三皇子发觉二哥已经把他想要发的命令一口气全说了出来,好容易憋住一口气,眼含怨怼,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闷声不响。

顺天府尹蔺言则舒了一口气这也是迟早的事,他迟早都会在所有人面前露出自己是个摆设的真面目,但既然东宫和都察院杠上,他的压力马上就会小很多。

随着顺天府衙役们一声令下,太子殿下的吩咐立即被执行。借着属下们去公干的这功夫,顺天府尹蔺言小心翼翼地将那卷用火漆封住的纸笺拆开。

各位请都做个见证!蔺言说,本官拆开火漆之前,这一卷纸笺是任何人无法阅览的。

接着他将火漆拆开,让里面的纸笺舒展成一个纸卷儿,翻了翻上面的文字,问:本官不太清楚会试的题目,此处可有人参加过今科会试的?

眼下这顺天府大堂里参加今科会试的人可真不少贾政和冯远都是。但这两位显然不方便帮忙辨识考题。于是水宪在一旁咳嗽了一声,道:今科一甲的三位士子,一直在这堂下听审呢!

蔺言顿时觉得他这顺天府大堂蓬荜生辉,竟然一甲三位全来了,这是证明他顺天府的风水开始转好了吗?

顺天府尹赶紧将状元榜眼探花请上堂前,分别赐了座,并且请他们辨识,那从火漆中拆出来的纸笺上,写的是否就是今科会试的试题。

看过之后,三个人都点点头:确实就是今科的试题。

这下有了明确的结论:已故的礼部侍郎高仕达,确实拿到了今科会试的试题,并分别前往送给冯远和贾政。只不过贾政不像冯远,他到底还是抵受住了提前知道考题的诱惑,虽然拿到了匣子,但是却没有拆开里面的试题。

很快,贾政的试卷从礼部调阅出来,蔺言接手之后从头至尾翻阅一遍,道:的确是第一试答得不好,甚至有两处未答,直接交了白卷。

贾政闻言,一张脸登时苦着。

第二试、第三试有所进益许是这个原因才考至第一百零三名的吧?蔺言紧接着温言安慰。

这时状元榜眼们相互看了看,一起起身,向顺天府尹行礼,由孟有德开口道:大人,这次的试题,的确是第一试较为冷僻。但是第一试的题目虽冷,却不甚难。如果事先知道了题目,不至于做不出来。

这便意味着贾政的三位同年,都倾向于认为贾政确实没有看到事先泄露的题目。

听孟有德的口气,对贾政甚至还有些佩服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试题送到自己眼前了都能忍住不看的。

紧接着东宫的人赶来,早先送到太子处呈览的那只盛着试题的匣子也送到了。

蔺言将两只匣子放在桌面上比较,从晚晴楼送来的,和从东宫处送来的,两只匣子毫无分别。接着再打开,只见从东宫送来的那只匣子里,也盛放着一卷用火漆封住的纸笺,封火漆的方式一模一样,火漆上也是同样六个字的印戳敬呈东宫亲览。

但这呈报东宫亲览的试卷,竟然也封得好好的,没有被拆开,这证明

三皇子斜眼去看兄长,太子则呵呵地笑出了声,道:孤这也是也是有先见之明嘛

先见之明?这是太子根本懒得看吧顺天府大堂上,人人都在心里呵呵两声。

但这好歹证实了试卷不是从东宫泄露出去的。

蔺言将东宫留存的这一份试题与刚才晚晴楼送来的这一份相比较,得出结论:完全一致。可见都是今科的真题。礼部往东宫送了的这一份,依旧留在东宫。高仕达不知怎么也得了一份,与送往东宫完全一样,但是却给了贾政。

没过多久,去神武将军府搜查冯远住所的顺天府衙役也回来了,带回了一只匣子,匣子里装着已经拆封的试题。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