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水宪伸手,抽出一本。
贾放这时就在水宪身后,他很想故技重施,也看看水宪到底抽到了什么样的书。可是水宪要么是早有防备,要么是习惯看书时低着头,总之贾放的视线被水宪的肩膀完全挡住。
片刻后,水宪抬起头,微笑望着贾放。那书已经合起来收进了他衣袖之中。
水宪说:正合我心意。
四皇子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走过来问:什么合心意?
水宪则志得意满地笑:我在子放这里淘到了一本极其合我心意的书,就像是你在他这里寻到了《万物之理》一样。
四皇子立即就明白了,点头道:是,是值得庆贺。
可是贾放在一旁却快要抓狂了:对方找到的,到底是啥神书?
原本他认为这座书架拥有神奇的功能,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与喜好提供书籍,哪怕是不怎么识字的福丫,都能拿到一本花样子。如果他知道水宪拿到了什么书,大致可以反过来推断水宪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喜爱什么,有什么野望
可是现在,贾放却完全不知道对方究竟拿到了什么,这愈发加剧了他的好奇心。
而他这座智能书架自然不会给他任何提示的,他既没有书录,也无处核对查询,现在真的就只能从水宪那张人畜无害的笑脸上凭空猜测
他猜不出来。
这两位临告辞的时候,四皇子给贾放留下一句:几日之内,三三三哥怕是会找个由头来见你。小心小心应对!
而水宪却只留下三个字:不要怕!
贾放:我怕什么?我才不怕!
当晚,他做了个梦,当真梦到了水仙,穿着一身道袍,头上梳着道髻,飘逸宛若仙人,站在贾放面前望着他直笑,非常得意。
贾放说:你究竟在潇湘馆拿到了什么书?
水仙得意洋洋地说:我拿给你看!
他说着从架上拿出一本,递到了贾放手上。
贾放一瞅封皮,登时大笑起来,随即抱着肚子笑得直不起腰。
水仙见他笑,先是一惊,然后也觉不对,把那本书抢了来,翻了两页,一张清隽的面孔登时涨得通红,咬着牙,胸膛被气得一起一伏,似是完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那股子与生俱来的仙气似乎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因为那书的扉页上赫然写着:《母猪的产后护理》!①
贾放哈的一声直接笑醒了,醒来之后才发现天还没有亮,他醒得太早了。
于是贾放没有起身,而是躺着回忆他的梦,能让水仙活生生被逼出巨大反差的梦并不多,做上一次就能让人十分舒爽。
可能水宪在贾放面前总是一副道貌岸然的仙人模样,贾放也明知这未必就是他的本来面目,却只能在做梦的时候戳破了看看是啥样。
但是贾放醒来之后认真想想:职业不分贵贱,求知欲才是最重要的贾放暗暗检讨自己,心想,就算水宪真的拿了一本《母猪的产后护理》去看,他也没有资格笑话人家。
但问题是,水宪究竟拿到了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甭管水宪在他的园子里拿到了什么,贾放接下来需要应付的,并不是水宪。
果然如四皇子所言,贾放接到了三皇子的请柬,邀他去清谈会这可不是啥业务恳谈会,而是模仿魏晋名士,由士子们聚在一起辩论,辩论的话题不涉及社会与民生,而是只谈老庄之道,换句话说就是讨论哲学问题,例如本和末、有和无、动和静、一和多、体和用、言和意、生和死②之类。
贾放对此并不擅长,他对自己的估计是,去了也只能听一听,若是有人一定要他开口,他就装傻。
清谈会举行的地方并不是在三皇子府里,而是在一个叫做如意居的茶社。这如意居与寻常茶社的区别,便在于进门时有门槛,如果没有如意居主人发的请柬就无法入内。
贾放心想,这大约接近于后世那些会员制的会所。他本人心里对于清谈二字没有多少好感,可能是就他所知,历史上清谈误国的例子太多,因此贾放对此也兴趣寥寥。
但被迎进如意居之后,茶社的侍从并没有将贾放迎进清谈的场所,而是将他引去了茶社后的一座小院,贾放进门时留意了一下,见那院门上写着自在堂三个字。
进门之后,只见这是一座中规中矩的庭院,院子正中一株老柏树,透着古意苍森。侍者将贾放迎进正屋,主人不在。贾放仰头观望,发现这自在堂上,挂着一幅水墨山水的中堂,旁边一对四字联,分别是有容乃大与无欲则刚。
按说这院名、字、画都会反应主人心性,贾放却多少觉得这主人有点儿装虽然选择了自在无欲这样的文字,这正屋内的装饰还是嫌俗丽了,三代的青铜鼎器、前朝的官窑瓷瓶、一水儿的紫檀家具有一点点浮夸。
这也可能是因为贾放本人更偏好后世的北欧或者日系的简洁风格的缘故,他对这如意居并不感冒,觉得不及北静王府的小园多矣这主人的品味,他也就不怎么看得上。
贾放刚在心里暗自鄙夷了一下主人的品味,那主人便出现了。一个二十多岁的锦衣青年进屋,见到贾放正出神地打量一件金丝铁线的哥窑八角盘,便露出笑容,出声招呼:这位就是贾子放吧!
贾放回身,赶紧行礼:见过三殿下。
三皇子不难认,眉眼与四皇子有些像,书卷气非常重,但开口说话之际总让人觉得有点距离感,有种高高在上的气质。
但三皇子的言谈举止里也透着他十分乐意折节下交,招呼贾放坐下,立即有仆役送上了新沏的茶,请贾放品尝。
这是江南送来的明前茶,不是什么好茶,当地土话叫做吓煞人香。子放随意尝尝便是。
这话却是三皇子客气,吓煞人香就是碧螺春茶,茶香宜人却出产甚少,此时的身价已经被炒至颇高。一斤明前茶要好几十两银子,关键还难得。
贾放依言品了一口茶,便随意将茶盅放在一边。他不懂茶,完全尝不出好坏,但偏偏表现出来的,就是尝惯了好茶,连这等异香扑鼻的清茗也不觉得如何特别的样子。
三皇子便有些摸不透贾放的路数了。这间自在堂内的布置是三皇子最得意的,他自忖这里的每一件书画、器物,都是他精心挑选所得,每一件都直接体现了他的才情与心志。
以往有幸被他请到这自在堂的人,全都对这里无比夸赞当然三皇子也知道这其中多含了些阿谀奉承之词,但是像贾放这样,看过就算了,全然无感的人,三皇子还从来没见过。
算了,公府庶子,见识短浅。三皇子心里暗想,这自在堂里的玄机,怕是这少年人也看不懂。
前日里听闻子放于赈灾一事上建言有功,本王便一直盼望一见。三皇子微笑着开口,他的声音非常好听,像是夏日山溪的流水,能叫人去掉心里的燥意,一见之下,方知是天分高,才情远,果然不俗。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