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比之孔伷、韩馥等诸侯,稍微有那么一些出彩的地方,在李陵眼里是可有可无的人。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不具备成就大事的基本素质,李陵有所印象,也不过是他和曹操、袁绍一直是铁三角兄弟。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家族中的大小乔,值得李陵结识。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这位也是袁家的,后来被袁术攻灭时乱中被杀,其人长于学术,人品不好不坏,可以做些文职工作。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最是可惜的一位诸侯,他很有远见,只是和曹操讨伐黄巾时,不幸地黄巾军实在太多了,为救援曹操,鲍信被黄巾军所杀。
现在李陵来了,当人尽其才,与老曹一起为我所用,想想就快乐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孔融其人,李陵是不怎么在意的,毕竟历史上他就没什么功绩之说,尽管对他“孔融让梨”耳熟能详,但不可否认,他也是缺乏实干才能的,儒家,一向如此。
孔融本身,也有着读书人普遍存在的毛病,就是眼高手低,自以为才华盖世,想干些大事,但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干。所用的都是轻浮士人,只会饮酒做诗,高谈阔论,但干不了也不想干实际的事。
这人也就适合做些墨守成规的礼仪工作,呵呵废物利用一下,未尝不可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这位张邈的弟弟,没什么值得说的。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打仗是好手,管理政务陶谦更是身手不凡,可以用之治理地方。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无论表面忠心还是内心忠诚,这位马腾将军,和他的儿子马超,家将潘德,都是人才,只要服从调派,李陵不介意重用一下。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典型的野蛮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用之可谓冲杀之将,不可独当一面。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吕布的好友啊,多次真心救援,可谓有意气,此人可以一用。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那曹操、刘备、孙坚中的两个半重的半个忠臣,勇武绝伦,用好了,在李陵或汉献帝手中,是一把锋利的刀。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已经被李陵拿下了,野心勃勃之辈,不多说,干就一个字。
第十八路曹操,有才干有胆魄,李陵自然要重视。
至于两个半中的一个刘备,包括他手下的关羽、张飞两位猛将,可谓买一送二,好划算的说。
长话短说,李陵让吕布当场杀了跳得最欢的袁术、拿了盟主袁绍之后,剩下的人个个臣服,不服不行啊,直接动刀子了。
为了方便接收他们手中的兵权,姑且不论他们的老窝中的兵马与地盘,只说眼下联盟军中的兵马,李陵当下说道:
“给我围住这里,让他们留在此处,配合我们接收兵马,不得放走一人”
于是李陵一行,就“擒贼擒王”,直接一窝端了十八路诸侯的头头脑脑,再让他们配合演戏,一个个招来手下,于是李陵就这样“轻易”地先后收拾了他们手中的将领,接收兵马并迅速整编。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慧眼识珠,十八路诸侯带来的将领中,名将不少,该提拔的提拔,让他们统领的同时,迅速整合兵马。
比如,刘关张三人,刘备就不说了,“仁义”无双,让他领一支兵马,人尽其才。当然,李陵以自然不完全信任他,平衡的手段自然就是让张飞、关羽与他平起平坐。
张飞吕布逞威虎牢关悍勇无敌,八路诸侯齐出都敌不住吕布一人。此时张飞挺身而出,酣战吕布五十余合不分胜负,这是吕布遇到的第一个真正的对手。
正文第五六四章再遇貂蝉
熟悉三国的都知道,虎牢关前逞威的是吕布,汜水关前逞威的是华雄。在关羽出战华雄之前,华雄连续斩杀了鲍忠、祖茂、俞涉、潘凤等大将,当时诸侯是“众皆失色”。
此时名不见经传的马弓手关羽站了出来,以刀对刀华雄的武器也是刀,大战华雄,热酒尚温,已经斩杀了华雄。
如果就如此,关羽还算不得独当一面大将,也不过是个猛张飞的人物,事实上却不是,关羽爱读书,一部春秋爱不释手,更是熟读兵法战策,这才能有他后来镇守荆州的巅峰。
说了这么多,当时李陵打算重用这枣红脸的汉子了虽不说一蹴而就,但平步青云不在话下。
十八路诸侯联盟军中,可谓藏龙卧虎,比如武安国,是北海太守孔融部将,使铁锤飞马迎战吕布,十几回合而不败,后被吕布一戟砍断手腕,弃锤而逃。
首先,能和吕布打上十几回合,武力已经是很强悍了,至少比曹操阵营的李典乐进等要厉害得多。
其次,吕布也只是砍断他的手腕而不能斩杀他,说明他战场反应能力也是相当出色,综合来看,武安国实力相当不俗。
而曹操手下李典、乐进,武勇虽然不足,但是领兵能力一等一啊,五子良将啊。
不可忽视的孙坚,还有他麾下的四强将:程普,黄盖,韩当,祖茂,都是人才其中程普是孙坚手下四将中武力最强者,汜水关前数合刺华雄副将胡轸于马下。而黄盖就出名了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嘛
其他人就不说了,再说吕布手下也有猛人啊:
第一的当属高顺。史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流芳百世。更是屡进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曹操击破吕布后,高顺誓死不降被曹操所杀。
第二的当属张辽169-222年,字文远,后期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他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的“五子良将”。
现在张辽还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