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吕布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手刃董卓,六月初一,即撇下王允,带着董卓的人头,逃出长安,败走关东。
他先是去投袁术,不久又北归袁绍。两人共事没几天,袁绍便想杀了他以绝后患。吕布闻讯,急忙改投河内张杨。
兴平元年193年,他与陈宫合谋,袭夺曹操的兖州。曹操回师,击破吕军。吕布只得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去投徐州。徐州刘备见他穷蹙来归,于心不忍,于是将他权且收留。不想没过多久,他便趁刘备出兵讨伐袁术之机袭夺了刘备的徐州。
当时占据淮南的袁术,给他送米二十万斛,约他一起夹击刘备。吕布收下粮米,却又以辕门射戟逼退了袁术的三万大军。既然如此,他就该好好地拉拢刘备。
可是没过多久,他却又逼得刘备投奔了曹操。袁术这时仍想和他搞好关系,派专使前来给儿子提亲。答应不答应还在两可,吕布却竟然愚蠢地把袁术的使者打入囚车,送往了许都。
曹操一见,当然立刻把袁使枭首,断绝了他和袁术日后合作的可能。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率大军来打徐州。吕布虽极力向各方求救,却几乎没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支援。这年的十一月,众叛亲离的吕布在白门楼被曹军生擒,直到这时,吕布竟仍然幻想能死里逃生。
曹吕二人相见,吕布开口献媚:“明公何瘦”您老可瘦多了。
曹操答:“我之所以瘦,全是因为不能早早将你击破。”
吕布急忙表白:“明公所忧不过布耳,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天下不足定也”。
献媚之态,溢于言表,然而曹操岂是肯轻易饶人的主儿,就算没有刘备在一旁忽悠,吕布的性命也是绝难保全。一世枭雄终于落了个被缢杀的下场。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名将之中,单论武勇,无一人能和他吕布抗衡。可是如此一位天下无双的悍将,在做人的原则方面竟是那样的幼稚愚蠢,空有盖世武艺,怎奈毫无信义,一生朝秦暮楚,最后众叛亲离,实在令后人感叹不已。
“知道吕布的为人,在这些诸侯手里或许不敢再用,然而在有一把封神牌在手的我,有何惧哉”李陵自嘲道。
人无完人嘛,只用吕布的勇,辖制吕布的“愚”即可,而且他的手段也很简单在吕布的灵魂上刻下烙印,控制他为活傀儡即可,生死只在一念之间,比天山童姥的生死符还要厉害
“董卓获得吕布之后,将如虎添翼啊,只是他也将更加肆无忌惮了”李陵暗道。
他将默默看着这一切,在他没有危害到自己或者刘辩之前,他不打算动手对付他,就让他为自己打前锋吧,杀掉一些不臣之人。
毕竟当皇帝的要是乱杀大臣,那是不行的反之,借董卓的手,来借刀杀人,无需理由
要说这董卓,在入京之前名声还是不错的,俨然一个治患惩弊的贤臣,参照资治通鉴。到了京城以后,没了压制,自号“尚父”不算,残杀大臣,朝廷覆乱,那叫一个心狠手辣
三国演义将其描写成混世魔王,确实有根有据。
至于后来董卓被吕布杀掉,也是咎由自取比如:
“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也就是说董卓因为一点小事情,就要动手杀了吕布。
这如何能让吕布不心中记恨这可比丁原不给他施展的“舞台”还要可恨
当然吕布动手最直接的原因:还是王允的唆使。
正文第四六四章袁绍现原形
董卓为祸朝廷,身为司徒的王允想杀死董卓。而董卓出入阵仗甚大,防护森严,必须找一个武艺高强的人去行刺。
当时的董卓已经神憎鬼厌了,王允又是声望地位甚高的司徒,吕布在王允的唆使下,又考虑到自己和董卓的恶劣关系,因而刺杀了董卓。
话说很快宫外又传来消息,说并州刺史丁原被杀了,麾下大军散的散,降的降,董卓变得威势越发大了。
“好戏开锣了”李陵笑道,他等的花儿都要谢了董卓,不过是他眼中的跳梁小丑而已,要不是还有用,他完全可以一指头碾死。
当然,这时候董卓并不知情,他眼中弱鸡一般的少帝刘辩,其实有天大的靠山所以蹦跶的欢着呢,更是不用皇帝刘辩同意,便:
“自领前将军事,封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
而他的女婿为他出谋划策,李儒劝道:“早定废立之计。”
丁原被灭了之后,董卓最大的敌人也没有了,整个京城的兵权都在他的手里,正是废旧帝立新皇之时,这才是从根本上压制士族门阀并立威的最佳手段。
于是董卓又摆酒“请”客了,这回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仅带着李儒,还让吕布带了一千多个弟兄跟着。三国演义是这样描绘的:
乃于省中设宴,会集公卿,令吕布将甲士千余,侍卫左右。
是日,太傅袁隗与百官皆到。酒行数巡,卓按剑曰:“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庙;吾将依伊尹、霍光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有不从者斩”
群臣惶怖莫敢对。
这回董卓也不像上次开口说让你们听听,我跟你们核计核计,这回不核计了,直接就说“有不从者斩”
上回丁原起头反对,结果没几天脑袋就没了,这下谁还敢反对他,文武百官全不敢吱声啊,“群臣惶怖莫敢对”。
不过宴席上有个人心里是十分的不爽,谁呀袁绍啊。
上次董卓“吾欲废帝”宴会事件,袁绍从头到尾没吱声,这回忍不住了,跳出来了,不跳出来不行啊,袁绍看自己忙活了半天,现在一看都是给董卓铺路了,再憋着不说话不行了。
三国演义中这样描绘:中军校尉袁绍挺身出曰:
“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汝欲废嫡立庶,非反而何”
卓怒曰:“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