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gu903();*

水宪按部就班地长大,亲生父母待他极好,甚至在他五岁的时候依他自己的意见,给他改了自己喜欢的名字。

在这崭新的时空里,水宪偶尔会忘记自己是个成年人的灵魂,他喜欢上了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自来水、电灯、那闷闷的夏夜里屋顶上吱吱呀呀转动的吊扇

待到了上学的年纪,拿到手油墨芳香的新课本,《语文》、《数学》好生熟悉的一个个名词在耳边响起,他立刻想起了潇湘书院的小学部,知道自己正在经历贾放曾经的少年时光。

把这些都学完,就应当明白贾放是怎样成长,是如何成为他那样一个人所以水宪不敢怠慢,即便有一部分学习内容对他来说相当简单,但他还是相当努力地学:他想要好好地重走贾放曾经走过的路。

待再长大些,水宪读书读到了希腊神话与俄耳甫斯,才明白当日自己随口一说不许回头,为何竟把贾放吓成那样,原来西洋那边早有先例,贾放自然患得患失此刻再回想当日分别,水宪终于大致明白那次分离究竟给贾放带来了多少压力。

对不起

水宪屈指一算,这时候贾放应当已经出生,在他身边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里平安长大。

中学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水宪发现贾放和自己在同一所中学,只不过一个在高中部,一个在初中部。

他考虑了一阵,决定转学,在离开之前的那天,他在学校门口等着,想看看能不能与贾放见上一面。

那是个雨天,所以校门口都是打着伞穿着雨披赶着进校的学生。偶尔有人会注意到这位撑着伞在校门口等候的学长,多半有点儿纳闷:这么大的雨,学长为什么不进校呢?

水宪等了很久,直到铃声都响起了他才转身离开,知道缘悭一面;这次之后,下一次见面恐怕又要过好多年。

雨水顺着伞面滴落,水宪只是将伞面低了低,就撞上了一个人没打伞,只用雨衣随手包了背包,额头前的头发湿湿的,直到撞上了水宪,才抬起头来。

水宪猛地对上了那样熟悉的一双眼睛,差点把对方的名字喊了出来。

贾放却赶紧道歉:要迟到了,学长,真不好意思。

水宪摇头表示无事,贾放立即绕过水宪,大踏步地往学校里跑。跑到一半,他不知为何心有所感,回头望了一眼,见到校门外穿梭的车流对面,水宪依旧撑着伞,远远地望着他。

贾放顿时停下了脚步,迟到也顾不得了,他转身翘首,想要看清那个令他猛然间有些心动的身影。

水宪的人影却就此不见了,贾放晃了晃脑袋,几乎怀疑自己看见的是幻觉。他转过身,将包着雨衣的背包直接往头上一顶,踏着水从校门口奔了进去。

水宪的确已经举着伞离开,离开的时候笑得欢畅

大千世界,繁花似锦,都比不上你,比不上你。

率先从中学毕业之后,水宪进了政法大学。在校期间他在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曾有人当面问他为何无动于衷,他只开口答了一句很简单的:我有心上人了!

时间越久,思念越浓,就越坚定了水宪等到贾放的决心。二十余年,既然他等得如此辛苦,便也不满足按部就班地到时重会。

他想要做点什么,在贾放身边,能让他们往后成为一对并生的树,共同繁茂,谁都不会离开彼此。

这个时空他并不能预知未来,但却幸运地知晓贾放本人的成长轨迹。毕业后他在与贾放有关的领域深耕。待到贾放在业内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他已经算是小有名气的相关领域律师了。

贾放所在的事务所邀请过他,对家也邀请过他,水宪都婉拒了还没到时候,他还不能与贾放产生交集。

但是他数着日子,终于在贾放获奖的消息刚刚传出来的时候,让相熟的猎头把自己的意思递给了事务所的人力资源总监。

事务所当然求之不得,盛情相邀,并且邀请他尽早加入,这样可以借所里的当家设计师贾放举办庆祝酒会的时候,和所里所有的成员好好认识一下,破个冰。

水宪却再次婉拒了。

人力只道是水宪不愿被旁人抢去了入职的风头,又有点担心水宪进了事务所之后与本所风头最劲的年轻设计师贾放合不来,别苗头,不敢勉强。

因此贾放回到本时空的第一个夜晚,两个人都是无眠的,一个因为弄丢了爱人而伤心得无以复加,另一个则是满怀希望,却想不出明日相见时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但真到了再见时,一切却自然而然。

水宪到事务所的时候贾放还没到,小助理先带着崇拜的眼光先送来了所里早已准备好的名片。水宪随口问起贾放,昨晚放哥的酒会,今天怕是要晚点到。助理一面回答,一面盯着水宪那张俊美到不像话的面孔,似乎有心将水宪和贾放比较一下。

水宪嗯了一声,说:他到了请通知我一声,我去见他。

助理应了一声逃开,悄悄与一起围观的吃瓜群众交头接耳:要别苗头了,要开始了!

谁知贾放却按时到了,接下新案子的时候完全无意识地顺手接下了水宪的名片,自顾自进了办公室;过了一会儿,却风一样打开了门。

想要和他一起别苗头的人这时已经守在了他的办公室门口。

初次见面,请多关照!水宪自报家门,随即稳稳地握住了贾放的手

纵然数千个日夜的等待,纵有人生的千般滋味在心头,再相见时,却只有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

意短情长。

第243章

林如海和养子林溶正站在大海轮的船头。随着海轮慢慢向港口靠近,岸上都市的繁华景象就像是一副画卷,在这一对父子面前缓缓展开。

早先林如海父子从苏州出发,带着一整个船队,一路沿海岸南下。船上载了各种轻工业制品,满满当当的,到了泉州,换上一批货,继续往南。眼下他们面前的大港和繁华都市正是广州。

船上的人正在观察海港,海港岸上的人也正在观察船

这整只船队,是由当今世上最先进的海轮组建的,多数是风帆与蒸汽机混合动力,其中最新的一条甚至安装了螺旋桨与内燃机,在海面上行动起来比世上任何船只都要灵活。

林家父子的船队上一路上经过的海疆并不能算平靖,但是海轮上配备的火炮让海匪们望洋兴叹,不敢相扰。船队就这样耀武扬威地向南行驶,顺路还庇护了不少同向而行的船只,再加上季风帮忙,一路行来,当真只能用顺风顺水来形容。

一时林家的船队泊进了广州港,林如海拍拍林溶的肩膀,道:到了,你不是说想在实地上多待几天吗?正好在广州多游览几日。

林溶回过头来,他已经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了,个子已经窜到了林如海肩头,脸上也褪去了早年间的婴儿肥,在海上风吹日晒这么多日,肤色也不复白皙,总之早已不是林如海初见时那个雪团子一样可爱的小娃娃。

可是林如海对他还是极其喜爱。

当初林如海收养林溶,是水宪离开时一手安排的权宜之计。但旁人都知道林溶长大以后是要继承水宪留下的大批财资,以及北静王府的爵位的。

但这才过了几年,林如海对林溶的感情就早已超越了水宪当初的朋友之托,成为真正的父子之情。林如海恨不得将一身的学问全都传授给这个孩子,希望能帮助他,将来仕途顺逐,人生幸福。至于这个孩子长大之后会如何照应、报答林家,林如海倒没有想这么多这么远。

林溶冲林如海一笑,摇摇头道:义父快带我去桃源吧!

早先确实是想在泉州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停留,多看看当地风物。可是现在一想到桃源云集了天下才智之士,孩儿就想插上翅膀赶去那里。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