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双文的惊呼声还未完。
她亲眼看着手铳膛内无数枚铅子飞向老皇帝的胸膛,她终于完全明白了她根本就是杭德舟这一局中,无关紧要的一枚棋子,她问得出真相也好,问不出也罢,她壮胆行凶也好,胆怯收手也罢最后这弑君之罪都会扣在她头上,扣在荣府头上。
当初她坐上小轿去探求真相的时候,甚至当市面上她父祖的画作慢慢流出的时候,这一局杀局就已经设好,不容其中任何一人逃脱
平南大营。大皇子的议事营帐。
众人都看着面前的沙盘这座沙盘不仅仅是一幅立体的舆图,更是一副将各处地形精准再现的一座微缩模型。沙盘上放着一排象,确切地说是写上了一个象字的绿色小旗。除此之外,叛军都是用蓝色的小旗标志,我方则是红色的小旗标志。
每一枚旗帜,代表一千人。
叛军与象兵的起点是南中州,但现在他们早已不在南中州地界上了,甚至整个永平州也已失陷。永平州的守军望风而逃,知州直接开城出降。
平南大营看似节节败退,但这实际上是在大皇子等将领的预料之中永平州的基础设施不如永安州,道路交通以普通公路为主,还未开工建设轨道交通。那里不像永安州拥有先发优势,州内各县城之间都有轨道交通连通,且距离平南大营较远,物资与补给运输都要困难不少。
因此永平州的失陷实际上是骄兵之计,故意迷惑叛军和象兵,让对方长驱直入。同时永平州的各处村寨再行坚壁清野之策,后方设法切断对方的粮草补给线,便相当于将叛军和象兵围在永平州境内。
待平南大营的精兵一出,在永平州与永安州交界处正面交锋,堂堂正正地决一胜负。平南大营依靠着永安州强大的交通线支援,势必能将来犯之敌痛揍一顿。
计划安排得相当精妙,前景也很光明。可是此刻议事大帐里人人面色沉重,似乎都不大乐观。
原因自然是永平州那里送来了象兵入境之后的情报。
多年来,三关两寨据险而守,从未将南夷的兵卒放进中华之境内半步。然而这次是出了内乱,自己人从内里乱起来杀起来,象兵才得以入境。
也即是说,眼下平南大营的官兵,从未有过与象兵直接交手的经验。
早先平南大营的两千官兵在南中州与永平州边界上短暂的一段交战经验,直接刷新了所有人对象兵的认识。
原本大家都认为象这种巨兽行动缓慢,性情温顺,而且体型庞大,腾挪转折不便。谁知真在战场上遇上了,便只见那群象冲来,速度奇快,虽然比不上战马,但是步兵根本比不过。
这些巨兽皮糙肉厚、刀枪不入,等闲兵刃根本伤不了。但是巨象冲到跟前,只用长鼻一卷,就能将人掀翻在地,巨足一塌,人便骨断身死,全无抵抗之力。
面对这样的战斗力,即便是将交战的战场从南中州移到永平州与永安州交界处,平南大营的官军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除此之外,这些大象还在永平州境内肆意践踏庄稼,破坏民房,肆无忌惮,无恶不作。这倒是激起了不少民愤,从永平州逃到永安州来的难民,请了识字的士绅联名上表向大皇子请命,请大皇子为民除害、为国御敌。但是帐中的将领一提起象兵,除了义愤填膺之外,就实在没什么别的法子了。
大皇子情不自禁地将眼光转向身边的水宪。
如今贾放不在,水宪就像是贾放的代言人一样。果然这位有些想法,淡淡地开口,道:遇上这样的劲敌,需要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
大皇子凝神一想:有道理!
水宪补充一句:这是贾放说的。
大皇子:别告诉老六我夸了他啊!
水宪沉默片刻,开口继续道:既然象兵厉害,我等就需要堵住源头,不能再让象兵继续入境增援。
大皇子点头:这事已有安排,失陷敌手的一关一寨已安排精锐去收复,不出十天,必有消息。
水宪点点头,凝神望着面前的沙盘,问:永平州与永安州之间,有没有一些地势低洼且潮湿,容易形成泥沼,表面却又不容易看出来的地方。
大皇子双眉一轩,他也不晓得。但是他手下平南大营的将官们经过这一通整顿,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尸位素餐,这时立即有人献计:有,这里有一处,名叫草莺谷的,就接近北静王爷说的这种地形。
这将官在沙盘上指出来:三面环山,这里是一片山谷,面向永平州,而往永安州则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容通过
大皇子一听这地形便拊掌,道:立即安排,想办法让联络上我们的人,务必要将这些象兵妥善带入草莺谷。
是
南安王的叛军之中早已混入了平南大营的奸细,到时只要让对方联络从这里派出去的假向导真探子,就可以办得到。
其他的事大皇子转向水宪。
水宪依旧是一副战略上藐视的态度,轻轻拨了拨手中茶盅的盖碗,道:胜利两村的一千火|器兵已经练得差不多,大营里也有一个火|器营拿得出手了。只是要对付象兵我还得好好想想。
大皇子眼含关切,道:水老弟,这可得千万拜托你,别想太久!
水宪默默点头,他不像贾放那样与人自来熟,相反总有些生人勿近的架势。连大皇子将手伸在空中,都不敢轻易在他肩膀上拍一下。
不过只要接近了永安州,消息传递就快得多了。老六不是搞了电报了吗?
电报这东西,真的是簇新簇新的,说来都让人不敢相信:发报站里一具连着电缆的机器,再加上一个发报员,就能把消息用暗码传递出来,传到另一个发报站。据说只要片刻的功夫,比贾三爷以前主持的那些邮政啦,六百里、八百里加急啦,都要快很多。
电报所能提供的消息,却比以前放狼烟那一项消息要丰富得太多。现在大皇子拿着从永平州边界处传回来的报告,几乎连骑在象兵身上的南夷兵脸上绘着的狰狞刺青都能想象出来。
只不过这发报用的暗码却谁也看不懂,只能等消息送到地头了以后,找滴翠亭的译码员通译出来才晓得是什么意思,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消息的安全。
在永安州境内,所有的电报,都是通过电缆传递,属于有线电报。而电缆是在各地铺设轨道的时候,就一并预设好的。那时甚至潇湘书院的理学院都还没发明发报机。
却没有人惊异于贾放的这种先见之明,毕竟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贾放的这种提前式思维。
关于叛军和象兵的消息,只要能到永安州境内,就能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平南大营所在的地点。大皇子久经战阵,当然明白消息通畅对于战事胜败意味着什么。
和京中的消息往来怎么样?大皇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