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1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气缸上汽要等上一阵,那司机不急不慢的。旁边桃源寨的乡民们都急坏了

怎么不动?

怎么还不动涅?

那司机却像是故意要吊大家的胃口,等了一炷香的时间,才伸手去拉了一道阀门。

只听大家伙嘿的一声,头顶上的烟囱口里喷出滚滚的一阵白汽。

这是要动了吗?

快看,动了动了,真的动了!

说时迟那时快,司机伸手拉了一下汽笛,大家伙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呜

乡民们:啊也也也也好响啊!

紧接着两对动轮由驱动臂驱动,带动大家伙整个车身慢慢前移。大家伙发出有节奏的库次声,这声音的节奏越来越快,车身的行动便也越来越快,随着库次库次的响声,大家伙便真的在轨道上跑了起来。

跑起来了,跑起来了!好些孩子远远地在隔离带外头看见,一起兴奋地跟着往前跑,随即被稽查队员制止了任何靠近隔离带的企图。

怎么好像也没有咱们原来的马车跑得快呢?

见了大家伙慢慢驶离的样子,登时有人生出感慨。

这不是头一回嘛!头一回总要稳妥些。

我还是觉得咱们原来的马车跑得好些,至少没有这些黑灰。说话的人掏出帕子,在脸上抹了一把,果然见那白色的帕子上多了一层细细的黑灰。不止脸上,好些人连鼻孔里都落进了黑黑的灰。

但话是这么说,亲眼见到大家伙自己跑起来的人都难掩心中的惊异。毕竟这和他们以前见过的所有车驾不一样,并非是由畜力或者人力驱动,而是自己就能跑。

大家伙没过多久就跑得没影儿了。但是桃源寨的乡民若是闲着无事,便都聚在桃源这里等候,单看大家伙什么时候能从武元回转。

谁知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乡民们正要说算了,谁知远处又是呜的一声。

好了,定是从那边过来了。

已经等得不耐烦的人们竟又按下了离开的脚步,留下来准备观摩大家伙迎面驶来的模样。同时有人开始为大家伙记时辰,单看它跑完武元桃源这一段,比起以前是快了还是慢了。

待到大家伙驶近,大伙儿得出结论,觉得确实和以前马车在轨道上行驶的时辰相差不多。

这个大家伙看着块头大,但也不比马儿快上多少。

这我就不明白了,养马不好吗?一年的草料也没几个钱!我可是听说,这一台机车,光造价就好几千两银子,还没算人工。

登时有人质疑起上头购买大家伙的决定。在桃源寨,质疑从来不犯法,只要你说得对,上头就必须站出来解释,甚至还会改了主意听你的。因此在这里人人都很敢说。

大家伙却威风凛凛地呜了一声,似乎在反驳这个说法。

待这蒸汽机车头靠近,它的速度肉眼可见地减了下来,库次的频率在降低,驱动杆也终于不动了。老司机一拉闸,整座车身都停了下来。随后他伸手摇铃,然后从车头处一跃而下,跑到后面去给车厢开门。

桃源寨的乡民们这才见到了大家伙身后还挂了车厢。

司机打开了车厢的们,在这个时空里,第一次乘坐蒸汽动力机车的人们一起从车厢里走出来。

这车厢也是新造的:底盘与车轮都是铁制,底盘以上的车厢厢壁、门窗和座椅之类,都是木制的。车厢分成两种,一种是坐席。坐席里是对面对的八排座椅,可以坐上三十余人。

另一种是站席,和坐席车厢一样大,但从里面出来了至少六十几人。人人都面露兴奋:毕竟这是人生头一回,不用步行或是骑马,坐着站着就能抵达目的地,沿路还能欣赏风景。

等到这车上乘客一百余人从车厢里下来的时候,留在桃源寨等待的乡民们终于震惊了

竟然运来了这么多人?

以前那马车,马车的时候,不是说也可以载人,能载几个来着?

三五个吧?我以前见过,就是拴在货运前头的一座油壁小车。

这竟然运了百来号人?原先质疑大家伙的人实在是很想把自己原先说过的话再吞回去:这种蒸汽机车和马车比起来优势很明显:虽然它没有快上很多,但是它载人和载货能多很多很多啊!

看,这位难道不是武元县的县令袁老爷?

是的哎呀,贾三爷也在!贾三爷,贾三爷

登时有那眼尖的认出了从站式车厢里走出来的贾放,一群人像是见到了亲人似的一起挥手跳跃。

贾放这次拉了武元县的袁化来给大家伙站台,但很显然这效果没有他自己出面来得好。袁化只能微微苦笑着站在贾放身边他刚才自矜身份,是坐在坐式车厢里过来的,一路上自然是威风凛凛。

但是很明显却得不到贾放那样与民同乐的效果。袁县令赶紧自省。

贾放却随手塞给袁化一条新的帕子,请袁老爷擦擦脸。

他从小园工业园订购而来的这些车厢,都是工艺成熟的成品,拉来了就用的。但是考虑到桃源寨地区较之北方,气候温暖,因此没有安装玻璃窗。

这次贾放亲自乘坐,感受了一下,在车上的时候不觉得,只是感觉有阵阵白汽扑面而至。待到地方了下车,贾放才发觉,脸上都是细细密密的黑灰。

使用煤炭作为动力来源,必然会造成对大气和环境的影响这是长久以来一直使用沼气作为能源的桃源寨乡民从未体会过的。将来必定有人会对此提出异议,这倒也在贾放的意料之中。

但是只要能够发现问题,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铁道两边的隔离带遍植绿树,一定程度上能消减噪音和废气的影响。另外在蒸汽机车的烟囱出气口处增加滤网或者沉降装置,也许能够减少粉尘一类的污染。

只要用心,贾放相信他能将这世外桃源的环境保护得很好。

县令袁化到了地头,小心翼翼地擦过了脸,惯例轻咳了两声,准备开口说两句。咳过才意识到身边有官位比他更高的,袁化连忙让着贾放。

贾放却笑道:各位,刚才见识了这机车头载人的能力,运货的能力怕是还没见识到吧?

桃源寨的人们一听,便都很有眼力劲儿地跟着起哄,表示要看大家伙运货。

顿时便有车站的工人上前,将车后挂着的两节客运车厢换掉,改挂上货运车厢。登时桃源寨内部的运货小铁路上,有车驾将一袋一袋的水泥拉了过来。

水泥厂成了第一个尝鲜吃螃蟹,尝试使用铁路货运的商家谁让水泥厂有贾放的股份在呢?

自从第一袋水泥被运进货车车厢之后,桃源寨的居民就开始计数一五一十,十五二十。水泥厂的水泥自有规格,一袋是二十斤。

gu903();第一车装了一千袋,乡民们算算,暗自咋舌,毕竟这已经两万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