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京里人尚且懵懂着,却有人给了解释,说这是水里加入了过多的糖,导致富营养化,红色的藻类迅速繁殖,才生出了粉彩色的荷塘。但是因为藻类过多,夺去了水中的氧气,鱼儿无法呼吸,便都翻了肚皮。
京中各家大族:等等,这啥意思,啥叫营养,啥又是氧气?打理自家后院的荷塘,竟然也有这么多的讲究?
确实如此,这回站出来说话的四皇子,格物学院研究了几处的水质,经过科学测定之后就能,得出如此结论。
所以,各位,就算你们不想要这些糖,想要扔掉,也绝对不能扔在京城附近的这些水系里。四皇子交代下来。顺天府便真的有衙役去各处河边守着。
太子殁后的这段时间里,四皇子将太学和国子监着手改造了一下,细分了学科,分出了文史学院与格物学院。
这是本朝皇家教育机构第一次出现格物学院的字样,这样大手笔的变革,即便在庆王时代,也没能成功地推行。
监国的三皇子起初不同意,但是四皇子给出了一个对方不能拒绝的理由:这是二哥的遗愿。
三皇子:我才不信呢!
但是没有人能反驳四皇子,没人敢说太子不想在太学中改制。再加上此事确实切合前年殿试中关于教育改革的主旨,若是太子早有此意,也颇为可信。
于是这事儿就真的让四皇子给办了起来。
这时,京中各大户听了四皇子的理论之后,只有一个诉求能帮咱们把手中的雪花洋糖,也整成雪花糖那样的吗?
四皇子让他格物学院中的几个教员研究了一下,真的应了下来,并且当众做起了实验将雪花洋糖溶解,加料,重新过滤,蒸发去水分,然后放入格物学院一台实验用的离心机内处理,处理出来的糖,便和雪花糖一模一样。
原本掺在糖中的细小沙粒也被离心机处理掉了,这新处理过的糖色洁白晶莹,没有半点杂质。
京中砸了洋糖在手上的大户登时雀跃:这些洋糖有救了,不用堆在库房里生虫,也不用专门雇人运去海边扔掉了。
更有精明的偷偷记下了四皇子处理这些糖的做法这不就是雪花糖的做法吗?
但是他们很快就遇到了障碍,离心机不是人人能造的。格物学院那台实验用的离心机铸造时使用了的大量铜和铁,还需要用煤炭做燃料。
这些人家若只是为了处理掉手中的洋糖,就要花这大力气去造设备,他们都是不肯的。
但是这些人家还是求到了四皇子的头上。
四殿下,您能帮着想想办法吗?
四皇子近来口吃略有好转,但依旧不苟言笑,思虑半晌,道:这样,你们手里的糖,本王,半价收
他按照这些人当初购入洋糖的一半收购,想必是要自己重新加工,再制成雪花糖,重新发售。其中工本不小,以半价收购也无可厚非。
这些人家想想,反正也没有别的出路了,亏一半就亏一半吧,总比整天看着堆在自家的糖闹心要强些。
于是,这些命运多舛的洋糖,最后便以一半的价格,卖给了四皇子创办的格物学院。
格物学院便又转手将这些糖运往即墨,在那里装船入海,在北方转了一圈,立即又变身为正宗的雪花糖,重新出现在京中。
当初被三皇子忽悠着买了糖的王家、史家好多人家,吃着完美无瑕的雪花糖,想到本钱只亏了一半,还承受得了,嘴里心上便都美滋滋的。他们却不知道,自己正在吃用的,其实就是当初半价卖出去的那些洋糖。
贾放收到水宪的信,读到这一段,忍不住再次拍案大笑,心想这厮果然是个做生意的奇才:
甜菜季渐渐地过了,水宪手上缺少材料,便没办法继续向全国各处大量供应雪花糖。这人便去将砸在各户手中的雪花洋糖半价回收,精炼成雪花糖,重新销售,还顺便宣传了一下四皇子新办的格物学院。让人知道格物学院的成果是有真金白银的作用的。
这也提醒了贾放:如此一来,南方很多小糖坊可能还会继续存在,只不过他们出产的将会是初级水平的粗糖,之后再将粗糖销售给水宪手下的精炼糖厂,制成纯正雪花糖。
同时南方糖坊的利润受限,将会进一步积压蔗农的利益,同时影响南方各种经济作物的结构比例,甘蔗的种植受到冲击即将萎缩,而新的经济作物即将崛起。
贾放:我是不是应该把巧克力和咖啡都引种进来试试?
第210章
算来这桃源寨里,已经有好些人去过京里了。张友士去过,几个助产士去过大皇子也能勉强算是一个。
自从上次贾放公开了他这贤良祠里存在一条通往京中的折叠空间之后,很多人都对此非常感兴趣毕竟那一头在京里,谁不想去见识一下那里的花花世界。
于是妇幼保健院那几个年轻的助产士回来,立即成了整个寨子里的香饽饽。
众人想的都一样:贾放自不必说,每天忙得像个陀螺似的;张友士是医学院的院长,大皇子又不常驻桃源寨,唯一能作为消息来源的,自然那就是那几个助产士。
尤其是年纪最小的那个,她可是在京里住了好几天的。
于是寨子里好多人都围着助产士们打听,想知道京里是什么样子,京里人又是怎么过日子的。
助产士们得过贾放的托付和张友士的嘱咐,一个个都守口如瓶。但是被问得急了,她们也会找点说辞搪塞一下,好让大家消停些。
京里人不都跟咱们一个样儿?一个鼻子两个眼,哪儿还能多出一个眼睛来呢?
京里大户人家的房子是修得挺好的,比咱们的规整,屋顶也高。
那院子好大,要换在桃源寨里,走这么远都快要出村子了,那边却还在同一个府里走着
那是贾三爷家,家大业大,自然不能同别人相比。顿时有桃源寨的乡民据此凭空想象了荣国府的规模。
可是那院子里住着的人,年纪最小的助产士回想起她在京里的经历,却咂摸出一些不同的滋味,每日住的地方,和咱们差不多,也就是那么一小间。
院子外头,就是那四四方方的一片天,没有青山,没有绿水,院子角落里栽了两棵树,墙内种了一缸荷花小助产士出神地回想。
要是换了我,可能还是想回咱桃源寨吧!小姑娘最后很肯定地说。
嘘,贾三爷来了。顿时有人提醒小助产士,完了,定是已经把你的话听了去了。让你说咱桃源寨比京里好
谁知贾放迈着步子过来,笑着冲那小姑娘说:你说得没错,我也觉得住在这桃源寨自在畅快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