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1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原先不怎么了解山匪这个群体的屯田官兵们,现在总算是迈出了理解的第一步。

这边演员的诞生正如火如荼地组织着,贾放那边却收到了新的提议是桃源寨的姑娘们提出来的,可以在文化活动中心组织对歌会。

贾放吃惊不小,问:你们说的,是,那种,对歌会吗?

桃源寨土著的风俗,青年男女在对歌会上以歌应答,自由相恋。在对歌会上有看对眼的便可以直接领走,成其好事。

桃源寨的姑娘落落大方地回答:当然不是!

南方地界,能唱山歌的大哥和妹子都不少,好些人都有一副好嗓子,只是无用武之地罢了。

而且这种对歌会,参加的门槛并不高,不需要记台词,不需要会演会唱,只需要能开口就行。哪怕是破锣嗓子也有破锣嗓子的风味。那姑娘继续说。

甚至有时不用特别安排时间地点,汉子们在田间劳作的时候,来一群姑娘,也能对歌对起来。

这确实是贾放心想,否则为啥老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呢?

桃源寨姑娘们的这个提议,确实符合贾放早先说过的,极大程度提高文艺活动的参与度,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一经提议,便也热热闹闹地办了起来。

但是贾放还是觉得好像缺了什么。直到有一天,贾放路过胜利二村的时候,看见一群将校正聚在一起,玩一种南方乡间的小游戏扔石头。倒也不是比赛谁扔得远,而是一种策略游戏,比赛谁能把旁人的石头从中心区域给碰出去。规则和现代的冰壶,或者法式滚球的规则有点儿像。

聚在一起玩石头的几个将校,既没有出色的嗓子,也没有戏剧表演的天赋,对怡红文化中心的各种活动都不怎么敢兴趣。相反他们聚在一起扔石头,倒是扔得津津有味。

贾放恍然大悟他怎么就早没想到的呢?

文体不分家,在文艺活动之外,他还应该给这些汉子们多组织一点体育活动才对啊!

贾放搓搓手:看来怡红文化活动中心的大招牌要改了,改成怡红文体活动中心才合适。

第181章

贾放一转头就跑去大观园中的潇湘馆,去借了一本《现代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然后顺带去看了一眼大观园正在修建中的怡红院。

怡红院完全由双文主持修缮,贾放事先检查过建筑结构,见没有太大问题,就放手交给双文去做,这次路过看了一眼,也觉得进度不错,便对双文说:你办事,我放心。

双文抿嘴笑着谢过贾放的夸奖,但随即向贾放提起:账面上的钱快要不够了。贾放原先规划的怡红院内部装饰极尽奢华,后果便是非常地费钱。

贾放登时笑道:不打紧,账上那些钱,随你花。我应当不会再从这账上抽钱走了。

现在桃源和武元的经济都已经复苏进入上升期,可以自己运转,税金和征收的各种管理费用已经渐渐能够支持公共开支。贾放不用再往掏自己的腰包补贴桃源寨的经济。他账上那些银两便足够应付大观园的开支了。

双文登时应了声好,随即好奇地问:三爷手中这又是什么书?

贾放一笑,道:讲蹴鞠的书。

双文马上点头明白了。她以前在教坊司的时候也见过蹴鞠,甚至还遵他人之命绘制过一幅《蹴鞠图》。

贾放则揣着这本《蹴鞠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准备回桃源寨。

这个时空是有蹴鞠这项运动的,只不过表演性多过竞技性。蹴鞠时讲究球不落地,而不是急于将球送进球门。

贾放可不想让这项运动停留在目前阶段,他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球场上挥洒汗水。他也想让球场四周围满热情的观众,始终被比赛的走向牵动着情绪,时而沮丧时而兴奋,最终爆发出胜利的欢呼。

他还想象了一下小贩们手捧各种各样的零食和饮料在观众之中穿梭,兜售可乐和爆米花可乐现在他是没办法肖想了,现有的技术水平不支持他生产任何带汽的饮料,但是爆米花却是可行的。

为此贾放专门拐去蘅芜苑,找了一下可爆裂玉米的种苗。等到这种玉米被种植出来,那桃源寨的乡民么就可以手捧爆米花看戏和看球了。

至于为啥要参考现代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是因为贾放需要重塑蹴鞠这项运动的规则。足球发展到他身处的时代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规则也相对复杂。要让官兵、改造对象和乡亲们很快接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所以他宁可去找这种运动起源时那种最基本的规则:那些简单而爽快的,不加过多考量也没有太多约束条件的运动规则,让参加者用最快的速度上手,同时也在尝试过程中体会这种运动的无穷乐趣。

但是他回到桃源寨,问了一圈,竟然没有人知道蹴鞠用的皮球到底应该怎么做。他自己也不知道。大家光听说过有蹴鞠这么一项运动,但是没人知道球是怎么来的。

贾放脑后的汗都下来了:难怪大家宁可扔石头,也不肯踢球啊。

他搬到此地种植的最初几株橡胶树已经长大,此时已经可以尝试割胶,但是割出来的天然橡胶大家还不知道应该怎么用;即便是最富有探索精神的桂遐学也表示,必须要给理学院足够的时间进行试验否则理学院也试不出来。

最终乡民们的集体智慧还是发挥了作用,有人想到用猪尿泡做一个内胆,然后再用牛羊皮缝成外壳。大家尝试了一回,就真的做了一个皮球出来。贾放试了试,弹性还真好,与后世所用的足球手感接近,重量要略重一些,而且放久了可能会生霉。

但不管怎么样,终于有球可以踢了。

贾放这时已经从书本上将现代足球运动刚刚起源时制定的那些规则总结了出来:对战双方各十一人,一人守门可以用手,其他人都不可用手,只能用脚踢。

贾放将规则宣布之后,便放手让大家去玩,没有多做限制。

谁想几天之后,两个胜利村都向贾放这边提交了申请,请求批一块专门的土地用作场地,组织蹴鞠比赛。

原来这世界第一运动的魅力果然十分惊人。表面上看是二十多个人争抢一个球,尝试将球送进对方的球门,但只要尝试一回,甚至只要在场边看上一阵子,大致就有感觉:这其中,门道可深了。

贾放很爽快地批了场地建设申请。两个村的官兵和改造对象都很感激贾放,特地邀他一起去尝试踢比赛。

贾放只能婉言谢绝:对于世界第一运动他一向是理论大于实践,早年念书时候的经历就充分证明了贾放是个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人,他能在脑海里构建非常复杂的空间体系,但是却从来控制不好脚下的球。

但是胜利村的村民们盛情难却,贾放实在无法推辞,于是灵机一动:要不,我来给你们当教练吧?

教练?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那种吗?

贾放想象自己戴上林冲那样的毡帽,披着斗篷,走在风雪之中他连忙摇摇头:不,不是那样的。

他耐心解释:是这样的,每个队有一个教练,这个教练教的,不是那些拳脚功夫,而是如何组织与配合,在场上该怎么站位,球传给谁,由谁来进攻。

gu903();我可以给你们其中的一个队当一阵子教练,顺便再教两个教练出来。我的教练期结束之后,就由这两个新教练各自带一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