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一阵哄笑,人人都说自家的狗子现在也是这个脾性,专捡那香辣口味的吃。原本稍许有些紧张的气氛登时松弛了一点,随即各人继续去刻苦练习。
王二郎道一声辛苦,便继续在寨子里巡视各处出入口。
刚才最令他最为心安的一句话,就是他自己说的,贾三爷一定会安排的。王二郎和整座桃源寨的人一样,把贾放视作他们最为可靠的后盾。
可是谁知道贾放这时候正在武元县城里发脾气跳脚,他就差指着鼻子骂了:有你们这样带兵的吗?有你们这样做军需官的吗?这样的装备,你们是要让当兵的果奔吗?
贾放脚下,丢着一袭破破烂烂的软甲。
虽然他节度使府署里的官员们听不懂果奔二字,但见到了这副到处是洞、拎起来像个网兜似的软甲,都大致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第152章
回回贾大人的话,大营的库房,就就就都是这样的兵甲了。从平南大营赶来的军需官结结巴巴地向贾放陈词。
贾放登时气笑了,道:本官上次问你的时候,一问军需可还充足,二问兵器与装备可还趁手,三问士兵人数可与在册人数对得上。你当时是怎么回答本官的?
那个军需官登时朝前一扑,跪倒在贾放面前,答道:报喜不报忧嘛!大营里一向是这个规矩。
贾放将后槽牙磨得咯咯响,心里真想将对方十八代祖宗都问候一遍。现在倒是知道要报忧了?
他前日里派人前往平南大营调用军需,也就是为武元县和桃源寨征用一些必要的兵器与装备,谁知道,偌大一座平南大营,送来的竟然是朽坏不堪,拎起来像是网兜似的软甲,还有一百枚长矛、一百枚长刀。矛尖与刀身都锈迹斑斑,贾放真的很怀疑,这些兵器是不是一上磨刀石,马上就能崩断了。
原本就算不指望平南大营能够给他拨人,但至少指望对方能够提供一点兵器和装备。
现在可好,对方一句报喜不报忧,就想把身上的责任轻轻地卸去。这导致贾放非常想骂人这就好比设计师、建筑团队已经全都进场了,却发现运到现场的建筑材料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全都货不对板。这还建个什么工程?豆腐渣工程吗?
对不住,往后的一段时间里,就烦劳你留在武元县里。本官这座节度使官署若是不保,你也休想保住这项上狗头把你比作狗,这还侮辱了谁呢!
谁知军需官误解了贾放的意思,竟然手脚并用,爬到贾放身边,响亮地汪汪了两声。
贾放登时伸手掩面:不,他没有在这里,也没有见识到这样的马屁精
待抬起头,却见面前一群官员,甚至包括南方大营的将官,都似笑非笑地望着贾放,单看他如何应对。
贾放甚至没有思索,便朝那军需官虚踢一脚,怒斥道:给本官起来!纵使你不把自己当人看,本官可没想着要和狗一起开会!
那军需官纵使老脸如城墙般厚,此时也耐不住红了脸。
且先将你的罪过寄下,待此次山匪缴清,论功行赏之时,再一一清算。
吃空饷、瞒报军需的弊病在平南大营由来已久,若是直接杀了这个军需官,估计他到了阴曹地府,也要向阎王投诉的。现在贾放声明此前的渎职之罪一定会被清算,同时也给那军需官留下了一条将功补过的小缝,那军需官连忙爬起身,满脸惶然地低着头缩在一旁,静听贾放示下。
南夷调兵的情形,可是已经打听清楚了?贾放问一名叫做吴申庸的平南大营将官,此人虽然名叫无甚用,但该打听的还是都打听清楚了,顿时回答:已经探明,南夷共调动了三路大军,共九个兵寨的兵力,朝我国境袭来。
南夷喜欢九这个数字,每个兵寨的兵力号称九千人,因此九个兵寨就有八万多的兵力向国境上的三关两寨袭来。
但这和平南大营的人数一样,都有点儿水分,因此南夷出动的兵力大约也就在两万七千人左右的水平。
三关两寨,平南大营至少要留两万兵力。吴申庸诚恳地向贾放请求,心里也十分担心,这个生得如一朵花朵般鲜亮的少年高官,会否为了他自己的安全,把平南大营仅剩的一点兵力全部调往永安州那可真是捡了芝麻,掉了西瓜。至少平南大营的人是这么认为的。
南夷有象兵,大象皮糙肉厚,在战场上冲杀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三关两寨,任何一处失守,国境之内便很难再有这样的关隘能够让南方大军据险而守。
而且失土的责任是贾放也担不起的。
三关两寨的军需是否也如此?贾放赶紧问,伸手指着地上那一坨破破烂烂的软甲。
吴申庸没想到贾放关心起这个,愣了一下才答道:边兵镇守关隘多年,武器与兵甲一向时时保养,倒没有像大营中这样急缺
贾放顿时舒了一口气,道:这就好。
军方的几个将领顿时相互看看,心中都对贾放生出好感别看这名节度使年轻,可也是知道轻重缓急的。
贾放可不知道他这舒的一口气已经帮他赢得了一部分军方的好感,他顿时点头:准你等所议,平南大营两万边军,调往三关两寨,抵御南夷大军。
派遣夜不收在十个州县中侦查山匪的痕迹。永安州尤其留意铜环三六的踪迹。平南大营余下的兵力暂且机动,随机应变。贾放宣布了目前的兵力分配结果。
面对区区山匪与南夷,偌大的平南大营竟如此捉襟见肘,这与官员大量吃空饷不无关系,但是现在战事就在眼前,就地调查惩处显然已经做不到了。唯有让军官们心中有数,这件事他之后一定会追究,而现在勠力向敌,或许有一丝丝将功赎罪的可能。
而你,留在武元县!贾放告诫那个军需官。这军需官姓薛,单名一个景字。薛景听见这话,登时苦了脸,躬身道:是!
不久南方各州县的情报聚拢到一处,终于绘出了这次南方铜环三六反叛的全貌铜环三六总共出了两个寨子,八千人的兵力,打着为兄报仇的旗号,五千人逼近永安州;三千人向邻近的永宁州攻去。
贾放看到这人数的时候,直觉冒出一句:不可能!
此前没有一点风声,南方州县里突然悄无声息地冒出八千山匪试想这山匪平时吃啥、喝啥、住在哪里?他们如果是寻常百姓,官逼民反,那么他们的家眷在哪里,妇孺在哪里?这些都没有,又怎会是寻常百姓?
这凭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八千山匪,直接验证了此前他听到过的传闻:这些根本就不是什么山匪,而是某些人养的私兵。
这山匪的出现,将给贾放在南方的名声带来极坏的影响。此前他在桃源寨和武元县所做的一切改革,马上变成了弊政与苛政,成为了官逼民反的理由可笑贾放这都还没有怎么在整个永安州大展拳脚,他只动了武元县的土地所有权,就引来了这么大的反弹?!
某些人这是多恨他,多盼着他赶紧走呀!
贾放已经能够预想到,南方这一闹山匪,京里都察院会怎样给他扣各种大帽子了。
而贾放原本就不是个愿意掺和政治事务的,京里的各种压力估计得由他老爹贾代善替他顶着。
gu903();好在除了贾代善之外,夏省身老大人待在武元县,亲眼见证贾放的各种所作所为,也能为他提供一些言论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