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李姐姐,这次多亏了你又要麻烦您安置我们一家。刘小妹对这个姑娘非常感激,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才好。

李姑娘则爽朗地一笑:这有啥,都是应该做的。小妹,等你考出了文凭,要不要考虑一下也来我们这儿任职?我们很缺人哦!

现在却不是多谈这些的时候,刘立兴母子没敢耽搁,立即赶去新建办公楼的某一间小办公室去。

李姑娘则自己回了桃源村,她是桃源村的土著,此刻将脸上的脂粉全部洗去,再换上土著姑娘日常穿戴的全套银饰,慢悠悠地晃到通往武元县的道路那里,心想:按照赵家人的脚程,应该快到了。

谁知她高估了赵家的速度,她又等了两炷香的功夫,赵家人才赶到桃源寨的路口,几个身高力壮的赵家族人粗着嗓子大声喊:今天上午有没有个年轻姑娘跑来你们这里?

他们说这话时,李姑娘就站在路口巡视的稽查队队员身边,一副翘首等人的样子。

于是赵家人指指她:就跟这姑娘一个年纪,身材也差不多

李姑娘依旧面不改色地站在原地等着,仿佛赵家人问的根本与她无关。

赵家人也完全没往她身上想,毕竟李姑娘现在戴着一头桃源村闺女才有的繁复银饰,根本没法儿让人把她和早先那个满脸胭脂的汉家新嫁娘联系起来。

赵家人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之后,登时心生不满,骂骂咧咧起来。

刘立兴那小子在桃源寨住过,一准是逃到这里来了。

走,哥几个进去搜,搜到了就叫上武元的所有兄弟,将整个桃源寨给砸了。

赵家的子弟们狂得很,他们混没将眼前这个桃源寨放在眼里,还当这就是从前那个交通不便人口不多的桃源村。

而路口守着的稽查队队员,却正好是王二郎和他队内的几个骨干,之前刚刚进行过提高身体素质和武力值的专项训练。见到赵家这几个混小子,正好用来练手。

当下稽查队将赵家几个人三下两下放倒扣住,然后放了其中一个回武元传讯,说这些赵家儿郎们违反了桃源寨的治安管理规定,需要处以罚金,赵家不缴齐罚金,这些人就不让回去。

于是赵家第二次派人来到了桃源寨,气势汹汹地挑衅,叫嚣着让放人,这次却又不幸又被扣留了几个,并且导致罚金翻番。

终于,第三次赵家派了一个管家过来,老老实实缴了罚金,才将这些子弟们都带回武元县,却不知道这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已经被滴翠亭的人挨个儿问过一遍。而现在赵家的大致情况,已经被滴翠亭摸清了。

滴翠亭,是桃源寨新建的办公大楼的一间小办公室的名字早先李姑娘对刘小妹说咱们滴翠亭见,说的就是那里。

但事实上,滴翠亭也是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的代号。

这个团队是桃源寨稽查队底下的一个分支,专门负责收集与分析各种情报,除此之外,也负责乔装改扮,执行各种疑难任务。

当时给这团队起名字的时候,大家想着,总不能就这么直接了当地叫情报部门或者情报机构,于是便去请教贾放。贾放那时正在检查双文绘制的滴翠亭效果图,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

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含义,但都觉得这名字很上口,于是就叫了滴翠亭。

而贾放本人,等到将效果图检查完,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滴翠亭和打听情报、反间一类的工作确实有点儿联系。

这座滴翠亭本身没什么特别,是一座建在大观园里沁芳溪水面之上的四方亭,亭子的四面都是游廊曲桥,亭子本身则修了四面雕镂槅子,槅子上糊着窗纸。

贾放突然想起来了,这座滴翠亭,在原书里是小红和坠儿两个商量拾到帕子的事,结果被宝钗听去。宝钗便使出金蝉脱壳的法子,只说在找黛玉,登时将小红与坠儿的疑心转移到了黛玉身上结果这成了宝姑娘的人生大黑点,怎么洗都洗不脱。

大观园那边滴翠亭正修着,到了这桃源寨,竟然便建成了一个名叫滴翠亭的组织。

这个组织挂靠在稽查队下面,但是主要人员和稽查队都是分开的。同时也只有稽查队两个队长知道滴翠亭的工作安排。而稽查队长的作用就是在滴翠亭需要武力保护的时候,安排稽查队的队员出面掩护。

像前日李姑娘回来那时,整个稽查队里,就只有王二郎一个人知道李姑娘是他们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其他人只是单纯反感赵家人到桃源寨来耀武扬威而已。

滴翠亭的组织结构也比较特殊,这个组织是桃源寨唯一一个女性比男子还稍多出一两人的办公机构。

形成这样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女性本身就对信息收集比较敏感,能从张家长李家短里推断出很多旁人留意不到的蛛丝马迹;二是桃源村的土著女性比较强势,很多新移民不敢从事的工作,她们敢。

比如这次李姑娘乔装改扮,随刘立兴娘一起到武元县刘家去,一住就是好长时间这是相当有风险的事。甚至旁人还会联想,这大姑娘在外头一住就是这许多天的,闺誉清白是否还在。

可是人家是桃源村的姑娘,根本就不在乎。一接到任务就先去安慰了刘立兴娘和刘小妹,又细心观察了刘小妹的一些习惯动作和她平时怎么说话虽然这些都没怎么派上用场,但即便刘家有熟悉刘小妹的,李姑娘没准一样能蒙混过关。

除了李姑娘这次的外勤任务之外,滴翠亭还有很多日常任务,比如在桃源寨办集的日子里和各村各寨过来的人聊天,摸清楚他们村寨的人口、田地、出产、税赋劳役一类基本情况,也打听他们那里的各种小事,哪家有没有走失耕牛,丢失铁器农具,夜里是否时常听闻狗叫之类,事无巨细。

负责打听的可能都是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但是他们一旦回到了这间叫做滴翠亭的办公室里,就会立即化身信息和数据分析的高手,把打听到的消息按照地方分门别类,记在专门为各地准备的档案簿里,然后再找一个时间大家集中讨论,互通有无。

贾放在视察了滴翠亭的日常工作之后,心里便想:虽然这桃源寨里并没有建立一座物理上存在的建筑叫做滴翠亭,但是这个部门的建立,是不是他的任务也能算顺利完成了?

除了滴翠亭,他还有另外两项在建工程,嘉荫堂和蜂腰桥。嘉荫堂就是大办公楼,这不用多说了,蜂腰桥他还没概念。

青坊河上只有一座桥,就是青坊桥。目前来看青坊桥的运能完全足够,不需要另外再建。至于蜂腰么,桃源寨有养蜂场,养蜂场由一对幸福和美的夫妻主持,出产各种蜂产品但这和蜂腰又有什么关系?

没过多久,这蜂腰桥的谜底被贾放自己解开了。

他偶然心血来潮,要看看邮政公司的邮递员到桃源寨送信的情形。

桃源寨是由在木轨上驾车的车夫充当邮递员的。每天有一班有轨马车会把到桃源寨的邮件从武元县城送过来,然后再把桃源寨要寄出去的信带到武元县城去。

邮递员的工作非常简单,他只要把桃源村和新余诸村的五个邮件包一一带过来,然后再把各村已经准备好的邮件包带走就行。这边自然会有人把各村的信送到各村村长家,然后再由各村自己分配。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