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那边桃源村的女郎向来勇敢泼辣,昨儿个听人传送着米三刀刀劈蜂巢的英姿,又听说贾放瞧中了米三刀要让他养蜂。人人都说贾三爷瞧中的人个个前途大好,瞧中米三刀的女郎更是愿意相信他的本事,于是便当面唱起了试探歌。

面对一群戴着亮闪闪银器的妙龄女郎,田友明忍不住向后退了一步,涨红了脸不敢直视。米三刀却学着对方的山歌调,大声唱着回应:山歌好比春江水,这边唱来那边回。养蜂人自幼失父母,独户一个无人陪

贾放在两人身后忍不住拍手称赞,心想这米三刀果然上道。他大致听说过这边歌圩的流程,一般男女双方开始对歌之后,便是相互打听询问,看看彼此的基本情况,作何营生,家有何人,是否婚配等等。

而这米三刀,一上来便交代得明明白白,坦白得像一张基础信息表一样。只见对面的女郎们一阵耸动,显然都在怂恿最先看中米三刀的女郎,让他俩好好再用歌声交流一番。

未来的糖坊老板田友明却完全是一副矜持模样。然而贾放知道米三刀是极少数,而这田友明才是新余村那边的正常样本。

贾放立即有主意了,他马上请人召集五个村长,到他的集中办公点来开会。

我决定了,在桃源寨举办一次相亲大会。贾放宣布。

相亲大会?五个村长为这崭新的名词而面面相觑。

贾放点点头:办相亲大会,他有另一个时空各种联谊活动的经验做基础,办起来简直是手到擒来。

然而对贾放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在两种不同婚恋文化相碰撞的桃源寨,如何完成移风易俗,让这个小社会朝更现代化、更高效的社会模式前进,是他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103章

贾放提出要办相亲大会,土著和新移民双方都很有些疑虑。

以陶村长为代表的土著一方,生怕自己这边歌圩看对的相亲形式受到外乡人的歧视,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歌圩的习俗在这一带原本相当流行,但是外乡开始推行教化之后,曾经多次封禁歌圩,甚至将那些唱着山歌的女孩子抓起来,脸上涂上黑漆,在各村各寨游街。歌圩看对才因此而慢慢禁绝的。

此外,桃源村的女伢子一向热情奔放,若是相亲时由对方家长直接相看,这些女娃娃们吃亏不小。

而新移民这边,却觉得男女双方直接见面相亲,有些不成体统。

他们的顾虑也是受了有关歌圩的传说影响相传此地的歌圩看对,乃是男女双方各自浓妆绮服,越阡度陌,男女杂处深林丛竹,一唱百和①。没有问过父母亲人,仅凭一歌便自主婚配,实在太过草率。若是唱完歌直接牵走,成就好事什么的,则有伤风化,不合时宜。

贾放却提出:我这其实是一个折中的法子。大家听好了

他将大会的办法一一说完,五个村长虽说都还有些疑虑未消,但都觉得这个方案可以接受。

最后陶村长代表大家总结发言:既然贾三爷那么盼着寨子里的年轻人们成家立业,那么我们就听贾三爷的。

三天以后,这相亲大会便筹备完毕,热热闹闹地办了起来。田友明一家,尚有田友明和妹妹田小妹两人,正在婚龄却尚未婚配,当下田家人便拥着田友明和田小妹一起去了相亲大会的现场。

贾放所倡议的这个相亲大会,乃是在固定场所举行的,有父母亲人陪伴的,适婚男女见面会。相亲时倡议青年男女直接见面,但是新移民之中有些大户人家出身的,不希望女方抛头露面,见太多陌生男子。

相亲大会对于亲自见面这一条,没有完全说死,说是女方实在不便出面的,也不勉强但是如果相不到合适的对象,后果自己承担就是了。

反正结婚登记的时候一定得是男女双方亲自到场。相亲大会入场处的牌子地下,一名戴着袖标的工作人员这样向来参会的家长解释。

还得登记才能结婚?家长们傻了,这都是什么新规矩。

就是写婚书,三媒六证那一套,搁到咱们桃源寨就是结婚登记,双方都要按手印儿的,否则官府不认,没法迁户口。工作人员随口解说,然后招手让田友明一家过来。

相亲大会第一条规矩,进场需要登记。参加大会的人员需要登记姓名和年纪,并以家庭为单位,领到一枚号牌。这号牌分为两种颜色,蓝色代表男方和男方家长,红色代表女方和女方家长。

工作人员问明了参加相亲大会的是两人,当即登记了田友明和田小妹的名字,然后发了两枚号牌,还告诉他们:若是相中了,就把对方的号牌告诉工作人员,他们会帮你们去问问对方的意思,对方若是也同意,就可以坐到会面室去详谈。

工作人员指着的相亲处,是一排重新搭建起来的简易活动房,每一间之间都有些间隔,相互之间可以保留一些隐私,但是活动房的门窗都没安,如果看对了眼的双方想进一步深入交流,最多只能坐着谈话,而做不了什么其他的事。

虽说道学家连未婚男女见面都执批评之词,但是这种光明磊落的对坐交谈,对于桃源寨的乡民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田友明和田小妹很快都拿到了号牌。工作人员中有一位说话爽利的女性,见到田小妹打扮得俊俏爽利,脸上还稍稍画了一些淡妆,登时点着头笑道:这小妹看着又俊俏又精神,你一准能在大会上找到个如意郎君。

田小妹登时红了脸,低下头,但是听见旁人夸奖,这姑娘还是难以掩饰一脸的喜气。

田家的爹娘则在一旁笑着向工作人员拱手,道:承您吉言!

田家娘则看了一眼田友明,说:也盼着咱今天能给友明相中一位好媳妇。

田友明听了这话觉得怪怪的,他隐隐约约有种感觉:父母二人的心思全在自己这里,他们只盼着能给自己找到合适的媳妇,却不怎么在意小妹的归宿。

甚至田家爹娘有些盼着能将田小妹赶紧嫁出去,好收一大笔彩礼,以筹办田友明的婚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田家爹娘也并非完全不看中女儿,而是田家的情况实在有点儿特殊田家的大郎,田友明的兄长,此前得了鼓胀病,在余江就病逝了。大嫂马上改嫁,撇下一双儿女在田家。

这一双儿女,以后就完全指着田友明,虽说是侄儿侄女,田友明这就相当于半个爹了。这也意味着田友明将来讨媳妇,女方一进门就有两个娃要养说白了这就是担着后娘的责任,却连个后娘的名分都没有。

也因为这个,田家为了这次相亲大会十分紧张,定下的策略便是:尽快将田小妹嫁出去,然后仪仗着收回的彩礼钱,为田友明物色一位勤劳肯干,不计较当没名分后娘的好姑娘,花多少彩礼钱也要将人拿下。

一时田家四口人进了相亲大会的现场。田家爹陪着田小妹,田家娘陪着田友明,一家人分成两组,分别去了女方和男方各自相亲团的位置。

田家娘一进场,就瞪大了眼睛看对面的姑娘,田友明却有些不敢看。旁边有人上来,拍拍田友明的肩。田友明一瞅,不是旁人,正是米三刀。

三刀,你也来田友明刚想说你也来相亲,就发现米三刀身上没有戴相亲大会的号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