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2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谁知到了这儿,这家伙的狗鼻子竟然闻到梅花了。

在那里水宪遥指稻香村。

贾放顺着他指的看过去,只见稻香村墙内有数株红梅,开得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精神。

贾放心里登时生出几分古怪。如果他记得不错,这些红梅,应当是种植在妙玉的栊翠庵里的,但是栊翠庵他现在也还没有建出来,这几枝红梅便开在了稻香村的院墙里。

话说稻香村他经常去啊,也就是说这几枝红梅,他平均一天要路过两回,竟然从来没有注意到,这几枝乃是红梅

这回便成了水宪带路,一行人跟着他向那一丛红梅走去。贾放也不担心,因为反正道路两旁都有宁荣二府的家丁守着,指引方向,防止人误入水面。

一行人到了稻香村,却听说了,皇帝传下话来,命人全部前往芦雪广,大家在芦雪广集合。

据贾府在此留守的仆人说,皇帝的肩舆在此停留了很长时间,最终还是没有进去,让身后跟着的太子和三皇子面露失望之色

贾放却觉得这样很好,稻香村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因此他不太想带这么多人进去参观他能带旁人穿过缩地鞭,老邵就是一个例子,而他不在的时候,即使有人闯进去,应该也没啥大用,反正还没有发生过有人能通过缩地鞭的先例。但是有他在场的时候,旁人是不是也有可能会误入缩地鞭,或者发生什么其他的意外,就不好说了。

在园中行走了这半天,四皇子面色红润,头上微微出汗,显得兴致很好。五皇子却显得有些瑟缩,想必是在室外走得太久,觉得太冷了。

贾放好心,便安慰他:放心吧,芦雪广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一行人来到芦雪广跟前,只见各处竹牖都洞开着。饶是如此,里面的人还都把外头的大毛衣裳都脱下来,挂在门口处,有贾府的人专门帮他们看着。

咦?五皇子脱口而出,这么暖和吗?

贾放微笑:今天早晨这里就生了炕,到现在总有三个时辰了,这时候炕床不会有烟气,也不会觉得太燥。

这座芦雪广,会是极其舒适的一个所在。

水宪却抽动鼻翼,问:怎么好像还是有炭气?不是烧地炕吗?难道还有炭盆?

贾放笑着解释:这就和今天中午的吃食有关了。

是吗?几个人都来了兴趣。

四皇子问:难道是拿了生肉来,在这里现烤?

水宪:现烤的肉食?这颇有冬狩的意趣啊!

五皇子苦着脸:烤生肉吗?我也不晓得克化不克化得动

贾放:你们一个个的,都是吃货吗?都这么多意见?

但一行人一进芦雪广,谜底便揭晓。

真是烤生肉啊!

等等,那个器皿是什么?水宪对于器皿最是在意,登时拉住了贾放的衣袖。

贾放一想:完蛋,这是大哥贾赦去找人做出来的铜篦子,他从来没有跟百工坊提过,自然也没机会告诉水宪。他只得找借口:这是我大哥大哥折腾出来的。

谁知这时贾赦跑来,道:老三,你这主意真是好,用铜篦子烤肉,肉不容易糊,油也会顺着滴下去。

水宪朝贾赦点头微笑招呼:恩侯。

贾赦小小地吃了一惊,但他马上反应过来,说:里面请吧,这炭盆可以随意移动,刚才圣驾发话了,各位想在哪里吃,就可以在哪里吃。临窗的地方最好,如果有兴致,还可以一边垂钓

他说着转向水宪,小声地说:我家老三教给我的吃饭家伙,可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麻烦他事事替我前前后后地跑。

贾赦也是个通晓人情世故的。贾放与水宪那两句对答,他只听了半拉,但在心里一回味,联想起以前铜锅的事,便知就里,当下随口解释了,又没啥痕迹。

贾放暗暗好笑,觉得这位大哥实在是太像后世的餐厅经理了,又周到,又会察言观色。

水宪便朝贾赦点头一笑,眼光朝皇帝那里溜过去。

只见皇帝陛下正由贾代善与贾代化两位国公陪坐着。太子几次三番向往那边凑,却被他家老爹借口坐得太挤,赶了出来,没奈何只与东平王坐了一桌,见到四皇子过来,连忙招手:老四!

四皇子便与贾放告了一句罪,往太子那边过去。

而三皇子与西宁王坐了一桌,见到贾放的眼光扫过来,顿时有点儿讪讪的,露出一副既想招揽,又惦记着前事,没把握把他招揽,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的神情。

贾放却也不动他虽然喜欢酸菜和酸汤锅,但是和一个酸人坐在一起是注定不会有好胃口的。

谁知这时一直在贾放等人身后隐身的五皇子,悄悄地凑到了三皇子身边,叫了一声三哥,自然而然地坐了下来,算是掩去了三皇子的尴尬。

三皇子吁了一口气,冲自己这个堂弟露出了温煦的笑容。

而水宪则一扯贾放的衣袖,两人转到芦雪广另一端,选了一处临水的窗前坐下。立即有贾府的仆下与御膳房的人送上了炭锅与篦子。

水宪望着眼前玲珑别致的炭锅,和网格整齐的铜篦子,总算领悟过来:原来是自己烤啊?!

贾放:那可不?

第98章

荣府在芦雪广里奉上的炭炉很特别,小小的精致铜锅,有两只的圆环形状的锅耳,锅耳上裹着防烫的棉布。

铜锅底部铺着一层银丝炭,炭烧得通红,但不见什么烟气,也没有异味,只有某些狗鼻子才能闻出炭气。铜锅敞着的锅口铺着一层叫做篦子的东西,其实是编得密密的铜网格。御膳房事先准备好的肉食,便在这铜网格上烤着,不一会儿烤熟了,便就着蘸料一起吃。

各种肉食都是事先腌制过的,烤制的时候香味四溢,滋滋地冒油,不一会儿那铜网格便成了黑色。在一旁侍奉的小太监会立即用夹子夹走沾染了污渍的篦子,换上崭新的继续使用。

太子瞧着放在桌上的一整排各式各样的食材,问:这些都是什么?孤一样也不认得。

立即有御厨过来,一样一样地指点:回殿下的话,这是牛心,这是牛舌,这是牛黄喉,也就是牛心管、这是猪黄喉、这是鸡肝

太子完全无语了:敢情这都是杂碎。有没有正常一点的

御厨连连躬身,道:有,有这是小牛肉,这是猪五花,事先腌制过,非常入味,您试试就知道。

旁边皇帝陛下却发话了:当年在边关之时,若是有这些杂碎,也已是珍馐美味。如何就不正常了?

宁荣二公立即附和,一时间这桌便成了忆苦思甜,忆起了昔日的峥嵘岁月。几人都说那时印象最深的还是不得已吃马肉,那都是最爱的坐骑,但是却不得已而为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