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被太子一手搀扶着,却在经过贾代善父子的时候,停住了脚步,视线落在贾放面孔上。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天子此刻脸色微红,呼吸粗重,使劲儿咳嗽,咳得教旁人觉得他的心肝肺都在震颤。
贾放自然关心,这份关心便也随着他的眼神明明白白地流露出来,这么一对视,便尽数被对方看在眼里。
皇帝似乎顿时觉得好过了些,咳嗽声渐渐止住。他接过戴权递过来的帕子,敛了眼神,只丢下一句:把人都叫进屋吧,外头冷。
贾代善连忙应了是,回头看了看贾放,然后带着贾放后退三步,等到所有皇子王公尽数入内,才带上贾放,叫上贾赦贾政,随同宁国公贾代化一起,进了荣禧堂。
荣禧堂中,皇帝本人正在抬头欣赏高高悬挂的匾额,那匾额上书写着荣禧堂三字的御笔匾额。
先皇墨宝,有些日子没见到了。皇帝感慨了一声。太子和三皇子便争相上前,观赏皇祖父的墨宝。
这时贾放等人才进来。荣禧堂里一早就叫人烧了地炕,暖融融的甚至有些干燥,只在堂中,几乎感觉不到外面的寒冷。
宫中太监早已用小炭炉烧了水,沏出茶来,给屋内的王公贵介们人手倒上一盏。贾代化贾代善和其他贾家子弟,虽然这是自己家,却也都垂手站着,不敢入座。
坐!皇帝入得堂中,已经无需旁人搀扶,手一挥便命人入座。
今儿是朕带了这么些人上门叨扰,宁公荣公莫要怪朕唐突才是。皇帝中气不甚足,听得出声音有些弱,但是语气里气势尚在,宁荣二公听了哪敢见怪,赶紧一起上前,说了一大通莫大荣幸之类的套话。
呵呵,昨日突发此念,却没想到今天有这样一场好雪。皇帝独自笑道。他顿了一顿,底下太子和三皇子立即争相开口,都说这是瑞雪兆丰年,是吉兆,今年定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倒是四皇子坐在自己座上喟叹了一句:若是去,去年这时也得这样一场好雪,开春也不至于
太子连忙拦四皇子的话头:老四别说这些!
四皇子听见,登时噤口不再多言,生怕扫了大家的兴致。但是皇帝轻轻叹了口气,道:德璋说得对,切记天下民生多艰,尔等处理政事,一定要勤勉。
听见这话,堂上所有人都不敢再坐着,一起站起来应是。
好了好了,朕不过是随口说说,又不是专程到荣公的地方上来教训你们都坐下吧!荣国公,宁国公,都说客随主便,今日我们都听二位的吩咐。
贾代善这时起身,冲上面拱了拱手道:皇上,大观园是您于去年此时降旨,命小儿贾放领衔修缮。时至今日,方修复了一部分
这时三皇子插了一句嘴:什么?竟没修完吗?
他那语气明摆着就是:没修完,那有什么可看?
贾代善语气没有一丝变化:是,确实没修完。如今已成的建筑,包括稻香村、潇湘馆、蘅芜苑、折带朱栏板桥以及芦雪广,总共五处,另有沁芳溪水面拓宽,溪中已可行船。
小儿贾放已经备下了大观园现时的烫样,以及未来全部修缮完成时的烫样。臣乞由小儿贾放呈上两件烫样,并为皇上解说。
烫样?皇帝登时来了兴趣,是宫室造样时一向呈上的那种烫样吗?快快呈上来。
贾放在荣禧堂下已经准备好了,这时便叫上几个小太监,每人两人抬一张八仙桌,把两件烫样全部抬上荣禧堂,呈现在众人面前。
众人见了这样精巧的微缩园林,登时聚了上来。
但是皇帝没有任何表示,这些人也就都没有任何评价,连叹口气,送一个语气词,哇的一声都没有。这群前来参观的简直都像是一群没有观点的假人,他们的注意力都聚集在皇帝那里,只要皇帝赞一声好,各种褒奖阿谀之词就会纷纷而来;皇帝说一声不怎的,等着贾放的,就是各种尖酸刻薄的批评。
而现在这种场景的出现,实在是因为皇帝他不置可否。
唯有水宪抬起头,望向贾放,冲他点点头,眼里蕴着笑意,意思应当是东西做得太精巧啦!
皇上,可否由小臣为您解说?贾放装模作样地给了个开场白。那边皇帝陛下微微一点头:讲!
贾放原先是打了一份的腹稿的。但是他见到眼前这些人的这些嘴脸,贾放突然决定,他要放弃原本计划的一处一处按部就班的介绍。
他不打算指着烫样上一间间精巧无比的房舍小样介绍:这是潇湘馆、这是稻香村了。
他一开口便问:各位可知道上林苑?
上林苑本是秦代旧苑,后经汉武帝刘彻改建,建成为著名的汉代皇家园林。这上林苑算是皇家园林的早期典范,司马相如曾做《上林赋》记述该园的盛况。因此与座的皇子王孙们人人都听说过,这时听见贾放问,纷纷点头。
相传,武帝广开上林,东南至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南山,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滨渭而东,周袤数百里。又纳入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①
乃修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但凡与中国古典园林相关的诗词文赋,贾放都是烂熟于心,这时娓娓道来,顿时为堂中所有人描绘了一番上林苑中巍峨壮丽的景象。
各位,上林苑令人向往,但是为何自汉之后,再没有出过像上林苑这样园林?为何造园术摒弃了那些宏大的、粗犷的格局,转为玲珑精致?
贾放抛出了一个问题,旁人却都从未细想过。
他们却依旧只看皇帝的脸色。
却见皇帝正专心致志地听着,听到此处稍顿了顿,轻声地问:为何?
且不说东方朔曾说这上林苑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建这样的园子劳民伤财,只消想一下,上林苑这样的园林,究竟是何等样人方能欣赏得,便可知后世为何摒弃了上林之风。
上林苑中的三山一池正是模拟东海及其三座仙山,四百里御苑,若非天上神仙俯瞰,谁能赏得这样的景致?汉武帝建此苑,怕也是想让自己像神仙一样,肆意赏玩山水,随心所欲地享受这最广阔的自然。
贾代善在旁边轻轻地清了清嗓子,似乎是在提醒贾放:言辞小心,不要轻易过界。汉武帝再怎么样好大喜功劳民伤财,也是一代雄主,随便批评皇帝,恐怕会被认为是对眼前这位皇帝不敬。
贾放却像没有听见贾代善说的那样,继续往下说:臣以为,后世之人,再没有像前人那样修葺宏大雄伟的庭院,乃是因为后世之人更加自信,也更有想象力了。
后世之人,即便是在限定的空间内,也越来越能遐想自然,越来越能以小见大,心中自有山川丘壑,不需要倚仗外物,一样能遨游四海,俯仰于天地之间。
gu903();所谓心似微尘藏大千。园中一方天地,于我,便是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