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村的老村长还提了一项建议,想要请隔壁县城的县太爷到本地来看一看。
桃源寨和周围的州县的所有制形式不太一样。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桃源寨是皇帝封给贾放的封地,而其他州县是皇帝还没封出去的地。其他州县的土地大多数属于地主、富绅,以及很小的一部分自由民。除了可耕地之外的其他土地,则都是官府所有,私人不得随意开发。
原本桃源寨和周围州县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随着新移民的到来,桃源寨越来越有与外界往来的需要和动力。
再加上桃源寨开始办集,又修建了桥梁之类的公共工程,桃源寨想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也确实是时候了。
陶村长算是地头蛇,这么多年下来,也与外头的县镇有些联系,这件事就交给他去办了。
贾放则专心负责对工程质量的验收。他不得不承认: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能工巧匠。
青坊河大桥建设期间,他贾放多数时间没有在场,只是带着大家伙儿做了两次实验,将基本方法教给众人,具体的活计,打地基,浇灌桥墩,安装桥面期间还需在上游拦截水流等等,这些都是施工队自己完成的。
贾放一路检查下来,工程质量完成得非常高,从头至尾都贯彻了他的设计思路:
青坊河大桥,六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墩,每座桥墩接触水面的部分都修建成梭形,既利于水流快速通过,减少流水对桥墩的冲击,也能避免往来船只、竹筏对桥梁的冲击。
木制的桥面不算特别宽,可以保证四五个人并行通过。桥面的坡度也不甚高,手推车可以很轻松地通过此处。
桥面在投入使用之前完成了各种测试,其中一项被贾放称作静载测试。为此,寨子里把能用上的重物都堆上了桥面。
寨子里的乡民原本还很担心,自家的石磨碾子,会不会也像那天被用来做实验的石磨一样被撞碎但这种担心没有成为现实。各家的石磨都只是安安静静地堆在桥面上,堆了整整两天。
这样就行了吗?把自家石磨领回去的时候,乡民们好奇地问施工队成员。
行了!施工队里专门负责测量的测绘员打起了包票。咱们把这么多重物一起堆在桥面上,堆了两天。曹七哥一直在拿贾三爷给的水平仪量那桥面的高度。这么重的重物,这么久的时间,桥面高度都没有变化,这应当是行啦!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贾放给他们带去的几项小工具,水平仪和角度测量仪之类,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这些小工具当然是百工坊出品,只不过贾放找上百工坊的时候才知道,这些工具在这个时空都已经存在,只是没有现代的简便好用。所以贾放指点了一下工匠们将这些现成的工具加以改进,成了现在在测绘员手里的各种小工具。
贾放自己去桥上反反复复检查了几遍,也觉得没啥问题,便让人转动绞盘,把正中一段桥面吊起来。
现在青坊河已经开始涨水,但是桥面距离水面还是有些距离。船和筏子上的人低着头、猫着腰,还是能顺利从桥下通过的。但再过个把月,走船时就需要把桥面吊起来了。
贾放测试了一次吊桥,效果很不错,无论是吊起还是放下,都很便捷。
他拍着头,竭力回想关于桥梁还有什么可能的安全隐患,最后让施工队赶紧在桥边立块牌子,写明桥上同一时间不要聚太多人,过桥人员尽量避免列队一起过桥。
应该就成了!贾放拍头。
五个行政村的村长却等他这一句肯定等了很长时间了,听见贾放确认大桥建成,连忙命人放鞭炮。
贾放从桥上下来,陶村长满脸是笑容,连声道:三爷辛苦了啊!
他连同其他四个村长一起把贾放请到桃源村村口空地上的一座条桌跟前,这条桌上事先准备好了笔墨纸砚。五个村长一起请贾放给这青坊河大桥题字,回头就请个石匠将这字刻到碑上去。
贾放听说要立碑,便说:那就只题青坊桥三个字吧!眼前明明是座小桥,一定要叫大桥,他心里也有点虚。
当下他依靠原主的书法功底题下了青坊桥三个大字,鞭炮声也恰如其时地响起。
贾放兴奋地提起他题写的桥名,向周围围成一大圈的施工队和桃源寨乡民展示,爆竹声中也混入了大伙儿热烈的掌声。尤其是那些施工队的成员,一个个兴奋地涨红了脸,把手掌拍得通红。
谁知爆竹声止歇的那一刻,一个师爷模样的人挤进了人群,看见了贾放和他手中的题字,怪叫一声,道:怎么能有人赶在县尊跟前题字?
听见这声的人都愣住了:县尊?
贾放也愣住了,他在自己的地方上,修了自己的桥,自己给自己题字,关县尊什么事?
陶村长登时一脸尴尬,赶紧上前打圆场,说:是老汉请了邻县的县尊到此观摩咱们的新桥落成可能,可能县尊误解了,以为是请他老人家来题字。
那师爷凑上来瞅了瞅贾放,问:你怕是这村里唯一会写字的后生吧?所以推举你出来题字?
贾放:我?唯一会写字的?
来人究竟是把桃源寨想成什么样了?化外之民吗?
其实大可不必,咱们县尊已经都为贵宝地的新桥想好名字了,就叫做济民桥!那师爷拖长声音说道。
济民桥?贾放一听见这个名字就觉得反感。这座桥,在他看来可并不是什么乡绅富户济民修起来的桥,这座桥,是乡民们自己支援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起来的公共工程啊!
他最不喜地方官吏和乡绅,打着以济民救助行善的幌子,一面压榨和剥削当地劳动力,一面博取名声。明明都是自己建起来的桥,到最后都变成了旁人送来的桥。
这可好,自家的桥刚盖好,连上门给起名字的都来了。
怎么?县尊替你们想的名字还不满意?那师爷见无人喝彩,登时提高了嗓门,向周围人大声质问。
外围乡民大多还没有反应过来,但听见县尊二字,现场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贾放:?
县尊大人马上就要来了,还不快到道路旁去列队迎接?师爷听见掌声,脸色稍稍好看些。
还有,功德碑呢?修桥的功德碑在哪里?没来得及刻吗?没关系,为此处出资募捐的乡绅和富户们,都站到路头里去,到时县太爷第一个见的就是你们。那师爷没完没了叨叨个不休。
陶村长万般无奈地提醒:这位老爷,我们这桃源寨都是京中荣国公之子,贾放贾三爷所有!
听见陶村长这么解释,那师爷好像明白一点了,哦了一声,道:是说这济民桥乃是荣国公他老人家出资修缮的吗?那你们怎么不为他老人家修功德碑?
gu903();贾放暗暗在心中腹诽:我爹他一点儿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