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时有人醒悟过来了:是呀,算日子,就这两日,那蝗虫就要过黄河来了。
这东西,你不吃,我不吃,岂不是要让它们继续去祸害南边的田地?
是呀!蝗虫过境,寸草不生,那惨状大家也是见到过的。若是任由这东西祸祸庄稼,到时候朝廷就算是想赈济咱们,也拿不出粮来,那该如何是好?
一时人群开始蠢蠢欲动,当然很多人也是看在贾放的面子上,所有人中,就属他吃得最香,把油炸蝗虫吃成了吮指原味蝗虫。
各位乡亲,我在这里宣布,从明日起,在此处的灾民都可以去抓捕蝗虫,德安县以一百只一文钱的价钱敞开收购!四皇子的情绪到了,说话流利,已经完全没有口吃之相。
今日在这里,这两大锅蝗虫敞开凭大家品尝敢于尝试的老乡,我们这里每人送一个蒸馍!
好!
流民们一时群情激动,马上在这两大锅油炸蝗虫跟前排成两条长龙。
就算是瞧在蒸馒头的面子上,他们也愿意试试那蝗虫的味道啊!
这边四皇子却突然转身,面对贾代善,长长舒出一口气,结结巴巴地说:成成了!
贾代善脸带欣慰,冲四皇子点头:殿下今日这一番表现,真是可圈可点。
四皇子也转头看向贾放,问:贾贾放?
贾放点点头:我是!四皇子则有些艰难地说出一个字:谢
贾放便回报以笑容,抱拳道:今日之事,都是殿下之功,我等所做,才真是微不足道。不过
他想起一个茬儿,便提醒贾代善:这蝗虫其实也不一定非要油炸。等寺庙和道观里捐的香油都用光了,还可以将蝗虫煮熟之后晒干,然后磨成细粉,加在流民们平日食用的米粥里,加了那个的米粥,绝对比寻常米粥更补人,叫人吃了有力气!
贾放说的有点儿俏皮,还特意提一句寺庙和道观里捐的香油,逗得贾代善和四皇子齐声笑了起来。
贾代善故意嗔了一句儿子:这么好的主意,为啥不早说,非得让四殿下和你爹今日来这里表演吃蝗虫?
贾放扭捏了片刻,说:确实是油炸的比较好吃么!磨成粉拌在米粥里,虽然蛋白质是保留了,可是没有那种咯吱咯吱嘎嘣脆的口感了啊。
他故作不好意思,低下头,却很明显地觉出站在贾代善身边的四皇子正在仔细的观察自己。
而他对这位四皇子其实也有点儿好奇。毕竟出京之前,他和大哥贾赦有过一次对话,哥俩把皇家的情形好好说道了一回。
贾赦挨个儿给贾放盘点了一下当今天子膝下各位皇子的具体情形。
大皇子,生母身份很低,因此虽是长子,但是继承权无望。但是他一向骁勇善战,曾多次随御驾亲征,皇帝曾多次盛赞他是一枚良将。
太子,生母是元配嫡后,生而克母,一岁时被封为太子,为皇帝本人亲自教养长大。皇帝不在京中的时候便由太子监国。
贾放:这听起来有点耳熟哦!
三皇子,生母份位较高,母族显赫,且三皇子本人向来以风雅文士自居,政务上手的机会相对少些,但是朝中人望不低。
四皇子,生母身份很低,是继后的养子,继后过世之后就又是孤伶一个了。自从学成开始办差,就一直跟在太子身边,所有人都将这个四皇子视作太子的小跟班,应当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太子。
贾放越听越觉得有趣,对贾赦说:大哥,继续!其他人呢?
谁知贾赦说:没有了!
贾放一愣:什么?没有了?
怎么刚数到四爷就没有了,那八爷九爷老十老十四也都没有了吗?他还以为是熟悉的故事,站起队来会比较容易呢。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不会像某个参照坐标系那样乱糟糟的来一处夺嫡之战,皇位之争。
贾赦一拍后脑,说:对了,还有一个?
贾放赶紧侧耳细听:最后这个是老五吗?
谁知贾赦说:是义忠亲王之子,与你正好同岁。
按照贾赦的说法,这义忠亲王之子,出生在废帝复辟,亲王被幽囚软禁之后。但是皇帝陛下认为义忠亲王之罪不及子女,便留在宫中教养成人,按照兄弟几个的年岁排行排下去,正是老五。有很多人称其为五皇子,但其实是皇子们的堂兄弟,并不是真正的手足。
说到这里,贾赦还大逆不道地总结了一下各位皇子的赔率:
大皇子基本没戏
太子非常有戏
三皇子有一点戏
四皇子基本没戏
五皇子绝无可能
贾放还记得自己问过贾赦,为啥四皇子的赔率是基本没戏,贾赦当时举起右手,张了张嘴,做了个类似举筷子吃饭的动作。贾放当时不解其意,现在想起来,贾赦应该是指四皇子口吃的毛病。
经过今天这一遭,贾放算是亲身体验了一把四皇子的特点他承认大哥贾赦的判断有些道理,口吃是四皇子一个非常明显的毛病,虽然在某些具体情况下可以缓解,但是还是很容易被看出来。
但是从四皇子说话做事的风格来看,贾放却觉得此人很对自己的胃口,是个埋头做事的务实派。
入夜,德安县令在县衙后衙整治了一套席面,招待四皇子与荣国公父子二人。席上自然有一道油炸蝗虫,椒盐口味的,口感酥脆,香气扑鼻。
但吃并不是这次聚首的主要目的。一开席,四皇子便请贾放说说他在德安县的见闻,并且问贾放,此处的流民营,可还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
贾放看看父亲,见到贾代善眼里俱是鼓励的眼神,便大着胆子,将他观察到的情况复述了一遍。他在复述的同时,会加以点评,哪里做得很好,哪里的细节还需要继续改进
贾放的老本行是建筑设计,建筑说到底是为人服务的,因此需要考虑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而这流民营也是一样,是为流民们服务的,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首要目的。
而贾放所说的内容也并不出奇,每日温饱、卫生、防疫、治安管理这些内容,如果单拎出来,贾代善、四皇子,乃至德安县令,都非常熟悉。
但贾放是用来自现代的思维方式,把这些要点都串了起来,他又是个极其注重细节的人,每每能提出些旁人注意不到的事。一席话说下来,无论是贾代善还是四皇子,全都听住了,完全忘记了动筷。
好!
待到贾放说完,四皇子拊掌大赞:今今日是,我到德安县来,最最最痛快的一天。
这位四皇子虽然口吃,但很明显情绪高昂,眉飞色舞,大约是因为贾放这一番话让他看见了隧道尽头的灯光,看到了灾难抚平的希望。
但是贾代善却没有表露这种情绪,可能是因为他不便直接夸自己的儿子。荣国公皱着眉头,说:但最紧要的一项,放儿还没有提到。流民营的粮食到底还是个问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