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2)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在这个世界里,贾放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儿郎,但是他所拥有的却是属于成年人的坚定意志。贾放刚醒来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体还不够强健,必须想办法提高身体素质。保持清洁和进行芬兰浴都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无论多热和多冷,只要他还在身体能承受的范围内,他就一定会坚持。

贾放爬出浴桶,又在石块上浇了两瓢热水,继续感受热气的熏蒸,待到全身再次出了一身透汗,再次跳进浴桶里。水从浴桶里漫出来,多数沿着排水槽流了出去,也有不少渗入地面,待会儿要靠桑拿炉的热力把水汽驱走才行。

贾放躺在浴桶里,他的身体已经开始习惯这种冷热交替的刺激,头脑则异常清醒,开始盘算起自己对这座小院的改造。

贾放这座小院有个很明显的优势,在于距离各处设施都很近。他的院子后面是一道空无一人的过道,过道另一侧便是荣府的北墙,外面就是府外。

虽然这过道无人使用,但是荣府最北面的两眼井:一眼甜水井和一眼苦水井,分别就在这过道的两头。

此外,贾放的小院距离荣府的旱厕比较近,虽然怎样一来他时不时被臭味熏到的几率也很高,但这也意味着他如果建现代化的厕所会方便一些。

贾放微闭上眼:他完全不用图纸,也能在脑海里规划出一间现代化的厕所和盥洗室。他很清楚现在自己急需完成的事有两件:一件事是这间浴室需要做防水,第二件则是要尽快解决取水的问题。

要做防水是因为屋子本身就是砖木结构,水将柱础浸烂了总不是什么好事。眼下虽然在古代,材料缺乏,但是凭贾放的本事,做一个小浴室的防水根本不成什么问题。

取水则比较麻烦。贾放很想做一个半自动的取水设备,这需要在水源地,也就是那口苦水井,临近的房舍上方搭一个架子,放置一口水缸就像是后世自来水加压系统没得到完善之前家家户户楼房上都安装着水箱一样。

水源地附近的储水设备有了,贾放便打算在水缸旁边装一个架高的辘轳,从井里汲水的时候能直接将水灌入这口水缸。水缸底部钻一个洞,安装一条水道,水就会沿着水道从水井附近一直流到他屋子的一口大储水缸里这将成为各项生活用水的来源:净面、盥手抽水马桶也将以此为水源。

想到这里,贾放突然有些头疼这样他需要在两口水缸之间修建稳定并时刻保持清洁的给水管道,但这对他来说很难:碍于防水和密封材料的缺乏,贾放没法儿像在现代那样挖开地面,埋入管道;如果在地表安装管道,又很难始终保持清洁,不受污染。难不成他需要像罗马人一样,建一座宏大的水道②,把井水从远处引来才行吗?

更何况,眼下已是隆冬,就算他真的建成了这样一座水道,这样的天气下也会直接被冻成一道冰道。

贾放一向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但现在在技术与材料上受限,连最简单的取水系统都无法实现。有那么一瞬,他早先的建设热情尽数消解,挫败感瞬间涌上来,身体也迅速地变凉。

他赶紧从浴桶里爬出来,继续享受热气的熏蒸,伸手取了茶盅饮了一大口茶,炽热的蒸汽与温凉的茶让他浑身懒洋洋的很舒坦。

罗马可不是一天建成的。贾放对自己说。

再说了,为什么我就一定非得像罗马人一样,建一座高大而尽善尽美的水道呢?

在这一刻,过去那个一稿定乾坤的贾放和现在的自己做出了小小的妥协。

说白了,他目前可不需要修建什么庞大工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他只是个亟需健康体魄的公府庶子,大肆招摇恐怕还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想到这里,贾放彻底踏实了:不就是多提两趟水锻炼一下身体吗?这对他来说又有什么难的?

第7章

当晚,史夫人遣人从厨房送来一碗糟鸭子。贾放看那一海碗着实不算少,便分了一大半给孙氏,让她给赵成和福丫都分点儿。

贾放自己试了试那鸭子,觉得鸭肉糟香味浓郁,焖得酥烂,但是味道比较寡淡,而且比较肥腻,实在算不上太好吃。

孙氏也说:太太难得送一会菜,但怎么尝起来没味儿呢?

孙氏的话倒令贾放想起来一件事,他提醒孙氏:咱们可以自己腌一点儿泡菜,平时用来下饭吃。

泡菜?孙氏和福丫都好奇了。

贾放:这个就是泡着泡着就成了下饭的小菜。

他这才想起来,原主的记忆里还没有泡菜这个概念,后世用来开胃下饭的神器四川泡菜,在这个时空里还没影儿。

反正材料也不麻烦,不如咱们试试?

贾放向孙氏和福丫描述了一下四川泡菜的材料和制作过程:现有的材料不外乎白萝卜、白菜帮子之类,需要的佐料也不齐全,辣椒还没有现世,辣味的佐料主要是生姜和茱萸,偶尔也能见到花椒,此外桂皮八角之类也都买得到。将材料切成条,垒在坛子里,加入香料和盐,往坛子里加入井水和少量烧酒,泡上七天,就能取出来佐餐了。

贾放很慷慨地拿出了一块碎银子,让孙氏去置办材料和工具。孙氏嗔怪地道:三爷,用这么些银子买萝卜还买一屋子回来了呢!

贾放却不在乎,嘻嘻笑着说:您只管挑好的材料买,萝卜要新鲜水灵的,别有疤,白菜不要有烂帮子的。多余的银子您留在手上以后用来采买就是。

这也是他的习惯:以前做项目的时候,只要有预算,他一定会选用最好的材料。客户刚拿到设计和预算的时候一定会觉得贵,但等到项目完成,投入使用中,客户才会意识到贾放替他们做的选择是多么明智。

对了,你回头切菜的时候记得先洗手,再将刀和砧板用滚水烫一遍,否则坛子里的菜容易长花儿。贾放碎碎念了一回。

福丫在一旁好奇了:三爷这做菜的主意是哪里来的?

贾放早有腹案:给老太太守孝的时候,墓庐旁边那个庄上有人就这么做。我尝过一回,觉得不错,就记下了做法。反正福丫和孙氏没法儿去乡下确认,贾放乐得夸夸其谈。

第二日,孙氏自带了福丫去采买,贾放趁他们祖孙不在,自己去水井担水,来回几趟,将自己院里的水缸都盛满了,吃的水和用的水都有了。

贾放出了一头的汗,但是自己很满意,感觉走起路来又轻捷了不少,不再感到虚弱,而且更有劲儿了。

但他亲自担水这一幕落在府里仆人眼里,则十分惊悚。人人见了他都退去半步,用讶异的目光望着他,脸上写着问号,仿佛在问:太太真的这么不待见三爷了吗?

贾放不理会,他担了水,又在自己院里打了一趟太极,顿时神清气爽,换了一身衣服,准备去隔壁宁国府,去瞅瞅那座会芳园。

《红楼》原书上记得清楚,会芳园本是宁国府的花园,大观园修建的时候,两府先令匠役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①会芳园不仅是大观园的前身,在后来成型的大观园中,也占了很重要的位置。

贾放从荣府后门出来,穿过荣宁后街,来到宁府后门。宁府后门半掩着,一个门房坐在台阶一旁,正百无聊赖地撑着下巴,眼看就要睡过去了。

原来是那府的三爷啊?门房见到贾放,赶紧站起来招呼一声,您来这儿有何贵干?

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想去会芳园看一眼。贾放并不隐瞒他的目的。

会芳园?门房吃了一惊,眼睁得溜圆,一副彻底醒了的样子,您想进去会芳园?